現在很多人生病都選擇用中藥來調理,中藥材在我國也越來越流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萊菔子,萊菔子又叫做蘿卜子,那么今天我們所說的是萊菔子散就是由萊菔子制成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萊菔子散的功效作用,感興趣的朋友們趕緊一起來看一下,漲漲知識。
萊菔子散的制作方法:萊菔子30克。將萊菔子置文火炒熟,搗碎備用。主要適用于大便秘結,腹滿脹痛。
萊菔子簡介
萊菔子別名:蘿卜子、蘿白子、菜頭子。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功能主治: 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入脾、胃、肺經,能消食除脹,功效顯著,有“沖墻倒壁”之稱。臨床習用于治療實(食、濕、積滯)證。然而,本品并非僅僅是消食除脹,對虛證用之,獲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氣味又不峻,無偏勝之弊,不可囿于“沖墻倒壁”之說,有破氣之嫌(實則是平氣之有余),而棄之不用。
1、治老年便秘:老年便秘,與《傷寒論》中的“脾約”相似。“脾約”乃脾弱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尿數便難。筆者近年來屢發便秘尿頻,取炒萊菔子研細15g,于飯后開水沖服,“借以消食順氣,轉不傷氣,因其能多進飲食,氣分自得其養也”(見《醫學衷中參西錄》)。余持之以恒,胃陰降而糟粕行,受益匪淺。在臨床凡欲除陳,蕩積滯以通便的,也不拘泥于“寒下、溫下、潤下、攻補兼施”四大法,隨證加炒萊菔子,多有效應。
2、炒用化痰定喘:《內經》云:“聚于胃,關于肺。”脾胃之納、運、升、降失常,飲食濕濁聚于胃而成痰。而肺之痰,每由肺臟受邪,清肅失司所致。用萊菔子消食化痰、下氣定喘,使倉稟無濁聚,求其本也。用萊菔子,有痰則斷其源;無痰則調節脾胃之氣機,升降有度,邪自難存。
3、生用探吐痰涎:萊菔子炒用,降多于升;生用,則升多于降,能涌吐痰涎。《日華子本草》謂本品生用“水研服,吐風痰”。如咳嗽痰涎壅盛,或因痰濁上蒙清竅而頭重昏眩者,皆可用生萊菔子30g研末調服,探吐之,邪去而正安。然而對吐法之應用,必須體質壯健,正氣未衰者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