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使用藥物之前,如果沒有對藥物的副作用進行了解的話,是非常危險的,這一點西藥就做的非常好,因為一般西藥都會有使用說明書,對于藥物的副作用問題都會進行詳細的介紹,但是中藥材就不同了,因為中藥材沒有具體的說明書,那么究竟這浮小麥副作用有哪些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浮小麥副作用
浮小麥一般是沒有副作用的,如果有什么不適,最好是聽醫生安排用藥比較好,也可以參照浮小麥的配伍應用。
配麻黃根麻黃根甘平:入肺經,“肺合皮毛”,故可實表固澀止汗;浮小麥甘涼,人心經,“汗為心之液”,故能益氣清熱,能達皮腠而散其熱,故又可退勞熱,二藥合用,相輔相成,益氣養心,清熱涼血,固表止汗力彰。
配黃芪:生黃芪合浮小麥,是治療氣虛自汗的常用對藥。黃芪甘溫,人中益氣,入表固衛,能固護衛陽而止汗;浮小麥甘涼,人心經,斂液止汗,質輕而浮,又固表止汗。二藥合用,相輔相成,標本兼顧,擅長益氣固表,斂液止汗,最宜用于治療諸虛勞損、衛氣失固、腠理不密之自汗證,對于盜汗屬氣虛者,又可選用。
配酸棗仁:酸棗仁既能養心血而寧心神,又能斂心液而止虛汗;浮小麥枯浮體輕,最善走表止汗,且可除虛熱骨蒸。藥合用,養心斂汗之功更著,宜用于心氣不足、體倦汗出之證。
配大棗、甘草:婦人臟躁實屬心陰血虛之證,可見煩躁、多汗、失眠等。以浮小麥甘涼人心,滋心陰,益心氣,配合大蹬甘溫人心養血,輔以甘草調和藥性,三藥合用,即為各方“甘麥大棗湯”,為治療心陰血虛臟躁證之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