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夏交換之際,天氣變化異常劇烈,忽冷忽熱,又十分干燥,因此很多人都會在這個時候患上感冒,出現咳嗽痰多的癥狀,有的人還會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我們只要多喝水,注意適當穿衣、早睡早起就能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如果出現了以上癥狀呢,也可以選擇吃一些中藥來緩解,那么山豆根能治療這些癥狀嗎?
山豆根簡介
根莖不規則結節狀,頂端常殘存莖基,其下著生數條根。根長圓柱形,有分枝,長短不等。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縱皺紋及橫長皮孔。質堅硬,難折斷,斷面皮部淺棕色,’木部淡黃色。有豆腥氣,味極苦。性寒,味苦,有毒。歸肺經、胃經。
草藥山豆根功效與作用
性味 苦,寒。有毒。①《開寶本草》:“甘,寒。”②《夢溪筆談》:“極苦。”③《本草正》:“大苦,大寒。”《全國中草藥匯編》:“苦,寒。”
歸經:入肺、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主治:火毒蘊結,咽喉腫痛,齒齦腫痛,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肺熱咳嗽,濕熱黃疸,癰癤腫毒。①《開寶本草》:“主解諸藥毒,止痛。消瘡腫毒,急黃發熱,咳嗽,殺小蟲。”②《圖經本草》:“含以解咽喉腫痛。”③《中草藥學》:“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咽喉腫痛,口腔炎,肺炎,氣管炎,腸炎,痢疾,蛇蟲咬傷,痔瘡腫痛。”④《中藥大辭典》:“清火,解毒,消腫,止痛。治喉癰,喉風,喉痹,牙齦腫痛,喘滿熱咳,黃疸,下痢,痔疾,熱腫,禿瘡,疥癬,蛇、蟲、犬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搗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泄瀉者忌服。①《本草經疏》:“虛寒者勿服。”②《本草匯》:“脾虛食少而瀉者,切勿沾唇。”③《得配本草》:“虛火炎肺、咽喉腫痛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