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疾病診斷對醫生所下結論有著重要的作用,有時疾病會有很多的發病特征,所以就會用到各種的實驗診斷等方式,準確的進行判斷。醫生也可以根據所反映的情況進行合理的處方等。下面就是有關頸椎病的疾病診斷。
輔助檢查
1、頸椎 X 線片:頸椎病X片常表現為頸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張,椎間隙狹窄,椎管狹窄,椎體后緣骨贅形成,在頸椎的過伸過屈位片上還可以觀察到頸椎節段性不穩定。
2、頸椎CT:可更清晰的觀察到頸椎的增生鈣化情況,對于椎管狹窄、椎體后緣骨贅形成具有明確的診斷價值。
3、頸椎MRI: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常規作為術前影像學檢查的證據用以明確手術的節段及切除范圍。
4、椎-基底動脈多普勒:用于檢測椎動脈血流的情況,也可以觀察椎動脈的走行,對于眩暈以主要癥狀的患者來說鑒別價值較高。
5、肌電圖:適用于以肌肉無力為主要表現的患者,主要用途為明確病變神經的定位,與側索硬化、神經變性等神經內科疾病相鑒別,但對檢查條件要求較苛刻,常常會出現假陽性結果。
鑒別診斷
臨床出現頸椎病的癥狀,但也要與非頸椎病引起的癥狀相鑒別。如同樣有眩暈癥狀,應先排除耳源性眩暈,前庭功能紊亂,聽神經瘤等。還有腦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此外同樣是頸肩上肢痛,也要與諸如落枕、肩周炎,胸廓出口綜合癥,網球肘,腕管綜合癥。風濕性肌、關節炎,脊柱炎腫瘤等相鑒別。
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我們對椎動脈型頸椎病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往往難以鑒別,做這一診斷應慎重,以避免誤診,耽擱其它疾病的治療。
有些人對這些檢查手段會有一定的抵制心理,錯誤的認為會傷害自身的身體健康,其實恰恰相反正因為這些手段才能讓醫生進行確診等,所以在此也建議患者能夠積極的主動的配合醫生來做這些項目的檢查,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