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該如何護理呢?早產兒往往由于過早脫離母體并且很多的器官發(fā)育不是很完善,所以外界的生活對于早產兒的考驗很大。而如何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就尤為重要了,早產兒的護理工作也是每一位早產兒父母都要學會的知識:
早產兒又稱未成熟兒,是指胎齡大于28周,但不滿37周的活產嬰兒。
常見護理診斷
(一)體溫改變的危險(體溫過低) 與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不健全、體內產熱不足有關。
(二)營養(yǎng)失調 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消化道消化、吸收功能不全有關。
(三)有感染危險 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
(四)有誤吸的危險 與下食管括約肌壓力低、胃底發(fā)育差有關。
(五)潛在并發(fā)癥
呼吸暫停 與呼吸器官發(fā)育不成熟有關。
出血 維生素K缺乏有關。
護理措施
(一)環(huán)境
早產兒與足月兒應分室居住,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晨間護理時,提高到27℃~28℃,相對濕度55%~65%。病室每日紫外線照射1~2次,每次30min.每月空氣培養(yǎng)一次。室內還應配備嬰兒培養(yǎng)箱、遠紅外輻射床、微量輸液泵、吸引器和復蘇搶救設備。
(二)保暖
應根據早產兒的體重及病情,給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體重小于2000g者,應盡早置嬰兒培養(yǎng)箱保暖。嬰兒培養(yǎng)箱的溫度與患兒的體重有關,體重越輕箱溫越高。體重大于2000g應放在嬰兒保暖箱外保暖,維持體溫在36.5℃~37℃。因頭部面積占體表面積20.8%,散熱量大,頭部應戴絨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熱量;各種操作應集中,并在遠紅外輻射床保暖下進行,沒有條件者,采取簡易保暖方法,并盡量縮短操作時間。每日測體溫6次,注意體溫的變化,如發(fā)現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
(三)合理喂養(yǎng)
出生體重在1500g以上而無青紫的患兒,可生后2~4h喂10%葡萄糖水2m1/kg,無嘔吐者,可在6~8h喂乳。出生體重在1500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適當延遲喂養(yǎng)時間。喂乳量應根據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發(fā)生胃內潴留及嘔吐為原則。最好母乳喂養(yǎng),無法母乳喂養(yǎng)者早產兒以配方乳為宜。吸吮無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飼喂養(yǎng),必要時,靜脈補充高營養(yǎng)液。喂養(yǎng)后,患兒宜取右側位,并注意觀察有無青紫、溢乳和嘔吐的現象發(fā)生。準確記錄24h出入量。每日晨起空腹測體重一次,并記錄,以便分析、調整營養(yǎng)的補充。
(四)維持有效呼吸
早產兒出生后吸入空氣時,動脈氧氣壓(Pa02)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