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寶寶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早產,即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懷孕滿28周至不滿37周間分娩,在此期間分娩出的新生兒稱早產兒。早產的危害極大,所以孕婦要做好預防早產的準備。
專家介紹如何預防早產:
一、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
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減輕勞動強度,增加休息時間;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避免緊張、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要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孕晚期最好不要長途旅行,避免路途顛簸勞累誘發子宮收縮;不要長時間持續站立或下蹲;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以免碰撞到腹部;走路,特別是上、下臺階時,一定要注意走穩,避免跌倒。跌倒可能會引起陣痛,但一般不會引起早產,但有時跌倒碰撞到腹部,有可能引起胎盤早剝而導致早產,所以應該及時去看產科醫生。
有早產傾向或先兆的孕婦應該尤其避免工作勞累、過重體力活動以及過量運動,禁止性生活。可取左側臥位臥床休息,但是不建議有早產先兆的孕婦長期臥床,因為長期臥床的副作用不容忽視,可增加血栓性疾病的發生。
二、孕期攝取合理充足的營養。
女性懷孕之后要負擔母體和胎兒的營養需求,所以孕婦要加強營養意識,飲食要保證熱量,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如果偏食,比如只吃水果,會導致營養不良,繼而導致胎兒發育不良,與早產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又比如,患貧血的孕婦,早產發生率偏高,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營養補充。
三、孕期注意口腔健康。
育齡期女性常見的口腔疾患是牙周病,口腔厭氧菌感染性牙周病是流產及早產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應該在孕前就治療口腔疾患。
四、積極防治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是早產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生殖道感染中,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可侵入絨毛膜羊膜,進而刺激蛻膜細胞產生細胞毒素和前列腺素,引起早產發生。所以,孕期應該加強會陰部清潔保健,穿棉質、透氣的內褲,不亂用清潔液。使用清潔液不合理,會導致陰道菌群失調,反而引起感染。
提醒:對于早產的情況,需要大家提前知道些相關知識,如有需要,還可在線咨詢的醫生。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