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導致產后出血的原因
- 導致產后出血的原因
-
參與醫生
銀川市婦幼保健院 石凱 副主任醫師

導致產后出血的原因臨床工作者都知道是四大原因,包括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和凝血功能障礙。這些原因有些是相互共存、相互影響的,比如子宮收縮乏力可以導致子宮胎盤胎兒面的娩出血管收縮不良,繼續開放,導致出血量增多,任何影響子宮的收縮和縮腹功能的因素均可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產后出血。胎盤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胎盤滯留:胎盤在胎兒娩出后15分鐘仍然不娩出,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后出血,這是胎盤因素和宮縮乏力相互作用;
2、胎盤嵌頓:胎盤嵌頓在宮口,影響血量排出,導致子宮收縮不佳;
3、胎盤剝離面不全:有胎盤殘留,會出現胎盤剝離面下的血管不收縮,不形成血栓,血管持續開放,導致產后出血量增多;
4、胎盤植入:在臨床工作中越來越多,由于現在孕婦年齡增大、剖宮產次數增多以及人流次數增多,對子宮內膜損傷過于厲害,會增加胎盤粘連植入,胎盤不剝離導致胎盤下的血管持續開放,引起胎盤出血;
5、其他胎盤因素:如穿透性的胎盤可以導致膀胱、直腸損傷,引起出血;
6、胎盤殘留:胎盤殘留包括胎盤不全、小葉不全,胎盤殘留在宮腔內可導致子宮收縮不佳,引起產后出血量增多。
產后出血的第三大原因是軟產道裂傷,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軟產道裂傷,導致產后出血,這時只要把產道縫合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重度軟產道裂傷可能導致產道裂傷到子宮下段或者后穹窿,這時出血比較多,縫合相對比較困難。產后出血的第四大原因是凝血功能障礙,有一些孕婦有妊娠的合并癥、并發癥,包括妊高癥導致的HLEEP綜合征、妊高癥導致的胎盤早剝,都會出現凝血功能的異常,凝血機制發生改變,產后出血量會明顯增加。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