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胃的位置、形態、結構及功能
- 胃的位置、形態、結構及功能
-
參與醫生
河南省人民醫院 賈百靈 主任醫師

胃的位置、形態、結構及功能介紹如下:
一、胃的位置: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腹腔內,大部分在左上腹部,小部分在中上腹部,處于心臟下方,二者被膈肌膈開,胃的上端與食管相通,下端與十二指腸相通,前面右側部與肝相鄰,左側部與膈相鄰,中間與腹前壁相貼,后面與胰、橫結腸、左腎上部和左腎上腺以及脾相鄰。
二、胃的形態:
胃的形態可受體位、體型、年齡、性別和胃的充盈狀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胃在空虛時略呈G字形的管狀,高度充盈時可呈球囊形,在一般狀態下胃會有兩個凹弧,右側弧度比較小,稱胃小彎,左側弧度比較大,稱胃大彎。
三、胃的結構:
胃整體分為4部分,食管與胃交界處叫做賁門,賁門附近的部分稱為賁門部,賁門部至胃大彎水平連線之上的部分稱作胃底,胃底以下到胃小彎最低彎度的轉折處稱作胃體,這部分所占面積最大。胃與十二指腸的連接點叫做幽門,胃體下緣與幽門之間的部分稱幽門部,這些結構中胃底和胃體的上1/3主要是接納和儲存食物。胃體剩下的2/3部分和幽門部不僅要接納食物,還要將食物磨成食靡,排到十二指腸中。
胃是由胃壁包圍組成的空腔,胃壁共分為4層,從里向外依次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黏膜層柔軟,有豐富的血管,呈橘紅色,具有分泌胃液的作用,胃空虛時會形成很多皺襞,充盈時變得平坦,幽門處的黏膜所形成的環形皺襞,稱幽門瓣,它有延緩胃內容物排空和防止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此外黏膜層還是胃炎以及胃潰瘍的好發部位。黏膜下層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包括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經叢,當胃擴張和蠕動時,能起緩沖作用。與其他層相比,肌層較厚,由內斜、中環、外縱三層平滑肌構成,它們是胃蠕動的動力器官,其中中環層肌肉在幽門處較厚,稱幽門括約肌,其作用和幽門瓣相似,具有延緩胃內容物排空和防止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
漿膜層又叫覆膜層,包裹在胃的最外面,其質地較結實,可以起到保護整個胃的作用。
四、胃的功能:
胃具有儲存、初步消化食物、吸收以及自我養護的功能。
1、儲存及初步消化食物功能:一個健全成熟的胃可以承載1-2升左右的食物,并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當食物進入口腔的瞬間,就已經開始通過神經沖動,刺激胃黏膜分泌胃液,胃液的pH值為0.9-1.5,酸性很強,除了能軟化食物,分解蛋白質外,還能消滅食物帶進胃里的細菌。食物進入胃后,在刺激胃分泌胃液的同時,還會刺激胃進行收縮和蠕動,將食物混合磨碎,與胃液充分接觸,在兩種功能協作下,食物最終形成食糜,逐漸進入十二指腸當中;
2、吸收功能:胃可以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酒精和部分藥物,另外胃液中的內因子可以和維生素B12結合形成復合物,最終能促使維生素B12順利進入回腸,并被吸收;
3、自我養護功能: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和碳酸氫鹽可以組合成一層厚厚的屏障,保護胃黏膜免受胃酸的腐蝕和研磨食物過程中帶來的機械性刺激,還能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進胃黏膜修復和維持其完整性。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