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餐后低血壓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 餐后低血壓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范振興 副主任醫師

餐后低血壓是指進餐后血壓水平比餐前明顯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低血壓相關的頭暈、黑蒙、胸悶、氣短、心慌等癥狀,稱為餐后低血壓,治療包括對因治療以及調整進餐的習慣、藥物治療,具體如下:1、對因治療:部分危險因素可改變,部分不能改變,可以改變的因素包括調整口服降壓藥的力度、種類,以及抗動脈硬化、調節自身的植物神經功能,比如控制糖尿病。不能控制的危險因素有年齡,因為餐后低血壓常見于老年人,但年齡無法改變,所以可以使用比較長效的降壓藥物,以及控制高血糖;2、調整進餐的習慣:針對餐后低血壓直接采取措施包括少吃多餐,進食時控制碳水化合物量,減少比例,可適當增加其他食物,因碳水化合物進入消化系統,消化相對較快,會動員更多的胃腸道血液,從而導致低血壓,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避免過飽。同時鼓勵進餐前、后飲水,增加血容量,主要是為了避免餐后低血壓帶來的癥狀,進食后保持一段時間的坐位,避免過多的來回活動;3、藥物治療:嚴重患者可能需要采取藥物治療,比如米多君,但藥物效果不肯定,而且存在一定副作用,所以主要從飲食結構、量進行調整。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