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中醫里的筋骨是指什么
- 中醫里的筋骨是指什么
-
參與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陳江 副主任醫師

筋骨在現代醫學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筋膜、腱鞘、滑囊、關節囊,以及神經、血管,甚至包括關節軟骨、關節盂唇等。筋骨在中醫中,除肌腱、韌帶、肌肉等結構外,還包括精氣或經絡,中醫整體觀念較強,筋指附著于骨骼上的筋膜,其具有較強韌性。中醫認為人身共有485道大筋,這是一個籠統概括,所以中醫對筋的概念涵蓋較廣泛。骨在中醫指骨骼,也可能涵蓋關節部分。因此中醫筋骨的涵蓋范圍較廣泛,相比于西醫概念更為模糊,屬于整體觀念,中醫有肝腎同源、筋骨并重等說法。在中醫治療理念方面,對于肝腎進行補充,能夠起到強身健骨的作用,所謂“腎主骨,肝主筋”,因此出現筋骨的說法。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