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中藥材都是植物的根莖或者是葉子,但是并不是直接入藥的,而是要經過炮制之后才能夠入藥,比如炒制就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一般炒制都是使用麥麩來炒,所以也叫做麩炒,澤瀉這種藥材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使用麩炒,也叫做炒澤瀉,那么究竟炒澤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炒澤瀉的功效與作用
麩炒又稱“麩皮炒”或“麥麩炒”,是一種傳統炮制工藝。麩炒是指將凈制或切制后的藥物用一定量的麥麩加以拌炒的炮制方法。麩炒炮制方法淵源已久,散見于歷代醫方本草及其炮制專著中。近年來,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對麩炒的機理進行了廣泛研究,賦予了其現代意義。
澤瀉,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全株有毒,地下塊莖毒性較大。塊莖直徑1-3.5厘米,或更大。花藥長約1毫米,橢圓形,黃色,或淡綠色;瘦果橢圓形,或近矩圓形,種子紫褐色,具凸起。產黑龍江、吉林等省區。生于湖泊、河灣、溪流、水塘的淺水帶,沼澤、溝渠及低洼濕地亦有生長。花較大,花期較長,可用于花卉觀賞。亦可入藥,主治腎炎水腫、腎盂腎炎、腸炎泄瀉、小便不利等癥。
麩炒澤瀉目前在改善的功效主要為利水,滲濕,泄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等。所以要是有出現尿血等癥狀的話,病人可以將麩炒澤瀉用于改善之用,這樣將會有助于疾病癥狀的恢復。與此同時,在使用藥物的時候,病人可以適當喝些牛奶,牛奶富含有優質蛋白質營養物質,可以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有利于患者的恢復。每天300-500毫升為宜。熱飲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