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體質較弱,是最容易患流感的一個人群。平時在生活中要注意對孩子的照顧,比如夏季要防暑,冬季要防寒。因為在天氣最熱和最冷的時候,是最易染上流感的。那么小兒流感都有哪些癥狀呢,又該如何去檢查小兒流感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檢查流感
1、流行病史
流感流行季節,注意周圍人群中是否有同樣病癥。
2、臨床診斷
血象:周圍白細胞計數大多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細胞降低明顯,可疑為流感。
體征:突然起病,有頭痛、發熱、怕冷、四肢肌肉酸痛、倦怠疲乏,逐漸出現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咽痛,眼結合膜充血,面頰潮紅。
特點:咽痛、咽部紅腫和扁桃體體征也不如急性扁桃體炎嚴重。卡他癥狀體征不如普通感冒明顯。
嬰幼兒憑臨床表現更不易與其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鑒別,應及早進行病原學診斷。
臨床表現
1、潛伏期
約數小時至1~2日。
2、臨床癥狀
(1)嬰幼兒時期
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癥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及肺部,病情較嚴重。
(2)年長兒童時期
癥狀與成人相似,多表現為普通感冒型。
起病急驟,有高熱、畏寒、頭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現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結膜充血、流淚,以及局部淋巴結腫大,肺部可出現粗音。偶訴腹痛、腹瀉、腹脹等消化道表現。
(3)流感病毒感染
A.甲型:
出現突發高熱,體溫波動于38~41℃,可有高熱驚厥。伴全身中毒癥狀及流清鼻涕,常伴嘔吐、腹瀉等,偶見皮疹及鼻衄。
幼小嬰兒:可有嚴重的氣管、喉、支氣管炎伴粘稠痰液,甚至發生呼吸道梗阻現象。
新生兒:出現嗜睡、拒食及呼吸暫停,甚至需用人工呼吸器治療。
B.乙型:
多見鼻、眼部癥狀體征。
出現急性良性肌炎引起的肌痛,主要見于下肢,尤其是小腿腓腸肌。
全身中毒表現如頭昏、疲乏等則較輕。
C.丙型:
大多表現為輕癥上呼吸道感染。
無并發癥的流感發熱一般持續3~4天,熱退后全身中毒癥狀減輕,但干咳及體力衰弱可持續1~2周。
3、血象
發病初:出現顯著的周圍白細胞總數減少,平均約為4×109/L。中性粒細胞減少顯著,淋巴細胞相對增加,大單核細胞也可增加。這些癥狀可持續10~15日。
并發肺炎:血沉率一般正常,冷凝集試驗大多陰性。白細胞總數可能大幅度下降,低達1~2×109/L。
流感檢查的失誤,會帶來很多的后果,除了令患者延誤了治療,還有可能選擇錯誤的治療方案從而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是需要重視的。所以我們大家平時要多了解一些關于檢查流感的知識。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