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一般病程7~9天不等,但部分患者由于失治誤治或調養不周等因素,而導致病程遷延,經久不愈。常見有下述三個類型:
1、肺衛不固型:患者平素陽虛氣弱,患流感后因過量發汗或使用激素而致肺衛不固,動則汗出,感風寒則身冷頭痛。治當益氣固表,佐以發散,用參芪荊芥湯:黃芪30g、黨參15g、荊芥10g,如四肢發涼可加桂枝10g,體溫過低冷汗不止者加附片6g,口渴當佐白芍3g,水煎服。一般2~6天可愈。
2、里熱熾盛型:表已解,汗已出而熱不退,即中醫所謂的熱在氣分。治當清解氣分之熱,用二鮮飲(蒲輔周老師方):鮮蘆根、鮮竹葉二味量不拘多少,水煎取濃汁頻飲。一般兩天可愈。
3、陰虛燥熱型:患者平素陰虛火旺,患流感后,因熱則陰虛更甚,若發汗則頭痛益劇,每易導致氣津兩傷,口干喜飲,虛煩不寐,舌紅少苔等氣陰兩虛證。治當清熱生津益氣,用竹葉石膏湯加生地,胃寒者可去石膏,虛甚者可重用人參。一般2~6天可愈。
以上對于流感的中醫治療方法進行了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流感的治療能夠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同時也希望能夠更好的對流感進行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