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顧名思義就是鼓膜破了,是不會遺傳給孩子的,鼓膜穿孔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大多是急性中耳炎后遺留的穿孔,或是外傷后引起。有人把它歸類為慢性中耳炎,因為經常會在耳朵進水、抵抗力下降時流膿。也有人把它稱作慢性中耳炎的后遺癥,因為耳朵長期是干的、不發作。無論屬于哪一種,鼓膜穿孔的共同特點是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
鼓膜是中耳與外耳間的一個屏障,防止水、細菌和污物進入,也是聲音傳導的一個重要結構。鼓膜一旦穿孔,中耳內的結構—聽小骨(人體最小的骨頭,負責傳導聲音到內耳)、咽鼓管(中耳和鼻咽部間的通道,保持中耳腔的壓力平衡)、圓窗膜(內耳的一個小窗口,便于聲能在內耳傳播)、面神經骨管(面神經在其中穿行)等就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發生感染,同時由于鼓膜有效振動面積減少,聲音傳導的效能就降低。
相當一部分人把鼓膜穿孔不當一回事,但鼓膜穿孔確實會引起生活質量下降。
第一,因為鼓膜穿孔,不能游泳,洗頭洗澡不能進水,引起諸多不便。一旦感染,輕則耳內潮濕,重則膿水長流、外耳濕疹,很不雅觀。長期反復流膿,鼓室內會長出肉芽甚至膽脂瘤,就更難治愈。
第二,鼓膜穿孔引起聽力下降。穿孔越大,聽力下降越明顯,而且發作次數越多,聽力下降越嚴重。影響接收信息,輕則聽不到許多細微的聲音,例如音樂欣賞,降低了感官的質量,重則交流不便。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