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酶給慢性胰腺炎患者補充胰酶,是針對胰酶(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消化不良的癥狀有腹脹、厭食、脂肪瀉(糞中有過多未經消化的脂肪)等。根據國外常用的14種商品胰酶制劑,每一膠囊(或片劑)單位含量分別為:脂肪酶4000~25000單位、淀粉酶12000~74700單位、蛋白酶12000~62500單位。治療劑量較大,例如某制劑(viokase)每片含脂肪酶16000單位、淀粉酶70000單位、蛋白酶70000單位,需每次8片、每天3次,飯后口服。
注意因人、因病情而異;無效時,可加大劑量。補充脂肪酶對慢性胰腺炎的消化不良,可能意義更加重大。有人強調,每餐需補充脂肪酶28000單位,才能糾正消化不良。這些制劑自然也含其他兩種消化酶。運用胰酶制劑,應視每片含量,估算出需要量。
如果有效,須持續較長時間,甚至可以長期服用。 制酸劑 胃里的胃酸對胰酶有破壞作用,故胰酶制劑均為腸溶。但為保證療效,應與制酸劑并用:通常為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150毫克,一天二次;或制酸力更強的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20毫克,每天一次。由于每人分泌胃酸多少不一,如果效果不顯,或為了提高療效,可加大用量。
止痛劑 因胰腺炎癥和胰管阻塞所引起的腹痛,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表現。止痛藥只能暫時止痛,不能緩解慢性胰腺炎的根本病情,常需長期反復用藥。原則是:先用非成癮性藥,從小劑量開始,按需要逐漸加大用量。
一般止痛藥,如消炎痛、強痛定、曲馬多等均可用。可待因、嗎啡、杜冷丁等,止痛效果好,但易成癮,應留待較后用,且盡量少用。若一種止痛藥長期服用,可產生依賴性,所以,幾種藥分段輪流用較好。 慢性胰腺炎晚期的腹痛常劇烈難忍,應綜合積極治療:同時加強胰酶、制酸劑的應用;可根據患者情況,與鎮靜劑(安定類)、解痙劑(顛茄、山莨菪堿)等并用;能提高止痛效應。
對嚴重腹痛難以緩解的慢性胰腺炎,可局部注射麻醉劑(如利多卡因)使腹腔神經叢麻醉阻滯以止痛。但也僅能持續短暫期限。 奧曲肽(善寧) 生長抑素是人體具有廣泛保護作用的一種胃腸激素,也能抑制胰腺分泌。奧曲肽是生長抑素的長效制劑,與生長抑素有同樣的生理功能。臨床實踐已證實奧曲肽能治療胰腺內瘺(使瘺愈合),也提示能緩解慢性胰腺炎的腹痛。
可惜這種藥太貴,目前不能廣泛使用。十余年來,奧曲肽用于臨床,廣泛試用于多種難治之病(包括癌瘤),多顯一定療效,許多在癥狀上有一定緩解。奧曲肽通常用量100微克,皮下注射,一天三次,通常為期一月。如條件允許,可以試用。 營養素 因長期胰酶不足,食物不能有效消化吸收,致嚴重營養缺乏,應當補充。短鏈或中鏈脂肪酸,分子小,口服可直接吸收,用以補充脂肪。長期脂肪瀉,脂溶性維生素缺乏,應補充維生素A、D、K、E等,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B12、葉酸、鐵、鈣、鉀等。病情嚴重的患者,最好通過靜脈補充較全面的營養物質。 胰島素、其他降糖藥 慢性胰腺炎是長期反復發作、內外科治療難以治愈的病。本文所述藥物治療,對緩解病情能起一定作用。戒酒和治愈膽結石、膽囊炎等,是停止本病發展的有效措施,尤其在早期,有可能使病情減輕或停止發展,從而減少或停止用藥。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