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子,中藥名。主治:潤肺,化痰,滑腸。治痰熱咳嗽,燥結便秘,癰腫,乳少。為葫蘆科植物栝樓及雙邊栝樓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分批采摘成熟果實,將果實縱剖,瓜瓤和種子放入盆內,加木灰復搓洗,取種子沖洗干凈后曬干。《本草匯言》:栝樓仁,潤肺消痰,清火止渴之藥也。其體油潤多脂。專主心肺胸胃,一切燥熱郁熱逆于氣分,食痰積垢滯于中脘。凡屬有形無形,在上者可降,在下者可行。其甘寒而潤,寒可以下氣降痰,潤可以通便利結。現代研究,瓜蔞子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等作用。
瓜蔞子有毒嗎
一般來說,是不會有中毒的,但是有些人體質特殊,也是難說的,但是會上火,要節制哦。
用藥禁忌
1、脾虛濕痰不宜用瓜蔞子。
2、枸杞為之使。惡干姜。瓜蔞子畏牛膝。反烏頭。《本草經集注》
3、脾胃虛冷作泄者勿服瓜蔞子。《本草匯言》
食用方法
一、瓜蔞半夏丸
組成:瓜蔞子(去殼,別研)、半夏(湯泡七次,焙,取末)各30克。
用法:上藥和勻,生姜自然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用姜湯送下。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寬胸。
主治:肺臟蘊熱,咳嗽痰多,腳膈塞滿。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二、瓜蔞子桔梗湯
組成:桔梗(去蘆)、貝母(去心、膜)、當歸(去蘆,酒浸)、瓜蔞子、枳殼(去瓤,麩炒)、薏苡仁(炒)、桑白皮(蜜水炙)、防己各30克、甘草節(生用)、杏仁(去皮、尖,麩炒)、百合(蒸)各15克、黃耆(去蘆)45克。
用法:上藥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時。
主治:肺癰,心胸氣壅,咳嗽膿血,心神煩悶,咽干多渴,兩腳腫滿,小便赤黃,大便多澀。
原文: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濃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