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總是被冠以愛和希望的名義,那么白鮮皮這一看就跟一種皮膚病有點相似,其實它就是一種資源有點短缺的植物,它的野生資源匱乏,作為野生資源,藥用白鮮皮的產量急劇下降,主產區不能提供充足的大貨供應市場,次產區也年年萎縮,化整為零,朝鮮邊貿口岸來貨越來越少,社會庫存量也較薄弱。市場經營者和飲片廠現在不得不吃庫存,導致社會庫存逐漸減少,白鮮皮種子的價格走勢怎么樣?
另外由于白鮮皮對治療性病及清熱燥濕、風濕尿赤等方面藥用效果好,社會需求量有增無減,用量越來越大。產新時期各大藥廠前來采購者較多,投料日益增加,目前已經突破5000噸的年藥用量,白鮮堿、茵芋堿及崖椒堿的混合物能降低腎上腺素對豚鼠精囊的作用,茵芋堿能使肌肉麻痹,并可因累及心肌而引起哺乳動物血壓進行性下降。茵芋堿能提高橫紋肌的張力,加強脊髓反射的興奮性,葫蘆巴堿藥理活性弱,但早年有報告其在神經肌肉標本能降低神經的時值,對肌肉的時值則先降低后增加,此外,葫蘆巴堿有一定抗癌作用,12.5mg/kg能使P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長31%。
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用于濕熱瘡毒、黃水淋漓、濕疹、疥癬瘡癩、風濕熱痹、黃疸尿赤,白鮮皮可祛風,燥濕,清熱,解毒,白鮮皮治風熱瘡毒,疥癬,皮膚癢疹,風濕痹痛,黃疸,配白蘞,清熱解毒,祛濕止癢,斂瘡生肌。主治濕熱瘡瘍,癰瘡腫毒,皮膚瘙癢,燒燙傷等。白鮮皮苦寒,鮮毒清熱之力強,并能止癢;白蘞苦辛,能消腫斂瘡,并具生肌之效,兩藥合用解毒斂瘡,生肌止癢作用增強。
綜上所述:東北各產區白鮮皮產量呈下降的趨勢,一年少于一年。朝鮮進口我國的白鮮皮總量年年呈下滑之態,近2年減至50%以上,導致各地藥市白鮮皮價格節節升高。根據白鮮皮只采挖不種植完全依賴野生的因素,價格一年一個臺階是穩步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