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這一提起來沒有多少人會愛它敬它吧,多少小孩子因為這個不愿意去看病,當然小編也是能避就避開真的很難吃,苦豆子是一種藥用價值特別高的植物,是廣泛生長在寧夏的野生植物,它的化學成分主要的是有機酸,蛋白質等,它的藥用價值是特別高的,現在對于苦豆子的資源保護也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了,它對于現在醫藥行業有很大的貢獻,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特別是常見的胃病,苦豆子圖片你們見過嗎?
草本,或基部木質化成亞灌木狀,高約1米。枝被白色或淡灰白色長柔毛或貼伏柔毛。羽狀復葉;葉柄長1-2厘米;托葉著生于小葉柄的側面,鉆狀,長約5毫米,常早落;小葉7-13對,對生或近互生,紙質,披針狀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15-30毫米,寬約10毫米,先端鈍圓或急尖,常具小尖頭,基部寬楔形或圓形,上面被疏柔毛,下面毛被較密,中脈上面常凹陷,下面隆起,側脈不明顯
苦豆子味極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止痛殺蟲等作用。民間用根治療喉痛、咳嗽、痢疾及濕疹等。用于藥物開發的主要有8種生物堿:苦參堿,氧化苦參堿,槐果堿,氧化槐果堿一,槐胺堿槐定堿,萊曼堿,苦豆堿。
從苦豆子中提取分離及鑒定的生物堿有:苦參堿、槐果堿、槐胺堿、新槐胺堿、槐定堿、苦參堿一N一氧化物、槐果堿-N-氧化物、槐定堿-N-氧化物、3-d一羥荃槐定堿、13,14-脫氫槐定堿、N一羥定槐定堿、N一羥荃一13,14-脫氫槐定堿、苦豆堿、N一甲基苦豆堿、烯丙基苦豆堿、金雀花堿、N一甲村金雀花堿、鷹啶葉堿、三巴豆荃基四胺及具有羽扁豆結構特點的兩種新生物堿,共21種生物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