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草藥的名字都和它的外形或者屬性有一定的聯系,例如熟地黃,它是地黃屬的植物,它的根部和莖部都可以入藥,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對于肝腎陰虛和腰膝酸軟、盜汗遺精、月經不調都有一定的療效,所以啊,不僅是男人需要它,女性朋友也同樣離不開它;下面我們就通過熟地黃圖片認識一下這個中草藥。
熟地黃:原名:地黃,又名:生地、懷慶地黃、熟地。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直徑可達5。5厘米,莖紫紅色。葉通常在莖基部集成蓮座狀,向上則強烈縮小成苞片,或逐漸縮小而在莖上互生;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上面綠色,下面略帶紫色或成紫紅色,老時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無毛;花柱頂部擴大成2枚片狀柱頭。蒴果卵形至長卵形。國內各地及國外均有栽培。根莖藥用。
酒熟地黃:取凈生地黃,用黃酒拌勻,置燉藥罐內,密閉,隔水加熱燉透,或置適宜容器內蒸透至表面黑潤,至黃酒完全被吸盡,取出,曬至外皮稍干時,切厚片,干燥。生地黃每100kg,用黃酒30~50kg。酒熟地黃用于滋陰補血。蒸熟地黃:取凈生地黃,置木甄、籠屜或其他適當容器內,加熱蒸至內外黑潤為度,取出,曬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蒸熟地黃用于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砂仁制熟地黃:取凈生地黃,加入黃酒,砂仁粉拌勻,裝銅罐或其他適當容器內,密閉,以武火加熱,隔水燉約48h,至內外漆黑,發空為度,取出,晾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每生地黃100kg,用黃酒30~50kg,砂仁粉1kg。
熟地能補血滋陰而養肝益腎,凡血虛陰虧、肝腎不足所致的眩暈,均可應用。補血常與當歸、白芍等同用;補肝腎常與山茱萸等同用。此外,如配黨參、酸棗仁、茯苓等品,可用于心悸、失眠;配當歸、白芍、川芍、香附等藥,可用治月經不調;配阿膠、當歸、白芍等,可用于崩漏。用于腎陰不足,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及消渴等癥。該品滋腎益陰,適用于腎陰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病癥,常與山茱萸、丹皮等配伍應用;如屬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等癥,可與龜板、知母、黃柏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