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有一種中藥牛蒡在山東河南等地大規模的種植,在某些地區甚至種植面積超過了小麥,為什么市場的需求量會如此之大,除了牛蒡本身就可以入藥之外,還因為它的果實牛蒡子是一味經典的可以用來防治糖尿病和腎病的中藥;在這個許多人被高血糖困擾的時代,自然產生了一種供不應求的效果;那么牛蒡子營養有哪些呢?它的性味功效又如何呢?
牛蒡子,中藥名。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實。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惡實等。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干。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屬于解表藥中發散風熱藥。現代研究,牛蒡子還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腎病;牛蒡果實含牛蒡甙經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牛蒡子的營養價值
果實含牛蒡甙,水解生成牛蒡甙元及葡萄糖。又含羅漢松脂酚,絡石甙元,倍半木質素AL-D及 AL-F。種子含牛蒡甙,牛蒡酚A、B、C、D、E、F、H。又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成分有:花生酸,硬脂酸,棕櫚酸和亞油酸。其所含的牛蒡苷、脂肪油、多種維生素等成分, 能夠降低體內膽固醇、血糖水平,可用于防治痛風并發高脂血型糖尿病患者。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寒。歸肺;胃經。
主治功效
牛蒡子疏散風熱;清熱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腫。
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風熱或肺熱咳嗽、咯痰不暢;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暢及風疹瘙癢;瘡瘍腫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潤腸通便,熱毒咽喉紅腫疼痛,兼有熱結便秘尤宜。
用于熱毒瘡腫尚未潰者,常與地丁,野菊花等清熱解毒藥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