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頸椎病類型,損傷的神經部位都不一樣,所以在治療的時候,也會根據不同的患病部位進行治療,這樣才有針對性,中華康網專家指出,如果患者患上的是交感型的頸椎病,那么就要先知道它的患病部位在哪里,有什么表現,然后再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如何認識交感型頸椎病這個疾病
交感型頸椎病
由于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交感型頸椎病癥狀繁多,多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少數為交感神經抑制癥狀。由于椎動脈表面富含交感神經纖維,當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時常常累及椎動脈,導致椎動脈的舒縮功能異常。因此交感型頸椎病在出現全身多個系統癥狀的同時,還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的表現。
臨床表現:
1.頭部癥狀:如頭暈或眩暈、頭痛或偏頭痛、頭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頭暈而跌倒者。
2.眼耳鼻喉部癥狀:眼脹、干澀或多淚、視力變化、視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霧等;耳鳴、耳堵、聽力下降;鼻塞、“過敏性鼻炎”,咽部異物感、口干、聲帶疲勞等;味覺改變等。
3.胃腸道癥狀:惡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以及咽部異物感等。
4.心血管癥狀: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
5.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有時感覺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經節段或走行分布。
6.臨床檢查:頸部活動多正常、頸椎棘突間或椎旁小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壓痛。有時還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壓等的變化。
最后,專家指出,在頸部供血不足的情況下,是很容易有頸椎病的,特別是有一些中小學生,喜歡在網吧里面玩游戲。長期固定著頸部的位置,就很容易導致頸部的供血不足,這時候頸椎的問題也就會出現,所以預防頸椎病是最為關鍵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