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移動”等成為各行各業的關鍵詞。事實證明,移動互聯網確實更加簡便、迅捷。專家預測,移動醫療將成為未來醫院的主流。
全球移動醫療市場正面臨快速成長。據美國聯合市場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2014年做出的預測,2012至2020年,全球移動醫院市場將以30%的速度持續高速增長,2020年有望達到590億美元。
中國也在這樣的浪潮中,2013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醫療領域逐漸受到資本和公眾的關注,創新層出不窮。到目前為止,在醫院的院前、院中、院后的各個環節都涌現出很多應用。可以預見,隨著各方時機的成熟,國內的移動醫療市場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更加深入的應用。
因此,本刊專訪了英國雷丁大學國際醫療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芯聯達信息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博士楊宏橋先生。楊宏橋熟悉醫療領域,在電子醫務、移動醫療、物聯網醫療應用、數字化醫院建設、區域醫療信息化方面均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水平。
記者:目前互聯網醫療有多種應用模式并存,業界存在的“互聯網+醫療”還是“醫療+互聯網”之爭,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借助于基因技術、量化自我、精準醫療的發展,醫院將被解構和顛覆,您如何看待這些爭議?
楊宏橋:首先,我不認為借助互聯網工具就能顛覆傳統的醫療行業。現在移動互聯領域的產品很多,一方面是集中在掌上醫院的應用方面,包括預約掛號、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等,另一方面不少醫生開始以團隊的形式進駐互聯網,通過在線平臺為患者服務,包括健康咨詢、預約問診、診后隨訪等。
但需要注意到,能幫助患者掛號的應用固然非常重要,但也只是改變了號源的分配方式,原來在醫院排隊,現在換個方式排隊而已,想找專家診病依然一號難求。同樣,在線醫療、網絡醫院的需求也確實存在,但網絡醫療并未打通處方、醫保、支付生態鏈,最為重要的醫療質量控制等問題也未受到明確的合法性支持,僅能以醫療咨詢名義出現,且語言、圖片的溝通不能保證醫療建議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而且真正優質的醫療資源并不在這些平臺上。
醫療的核心力量從未改變過,那就是醫生,而醫療的核心場所也仍然集中在醫院,尤其是公立大型醫院。如果拿著“得患者,得天下”的理念做互聯網醫療的模式,那就一定要想清楚。這里包括多重復雜的因素,要解決諸如看病難、看病貴這樣的醫療環節問題,首先要了解清楚和解決醫院的痛點,并且真正讓醫生這一核心資源在診療過程中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記者:您曾在醫療系統工作多年,您認為醫院真正的痛點是什么?
楊宏橋:所謂痛點,無非就是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從宏觀層面來說,醫院的難題是什么呢?我認為其實就是醫療的公平性與效率的問題。單純追求醫療的公平與可及,會導致高價值資源的流失,例如優秀的專家、昂貴但有效的設備等等,單純追求效率,又會損害醫療救死扶傷的本質。所以二者的平衡我想可能是大部分公立醫院院長天天考慮的問題。
要討論醫院的痛點,那就離不開分析醫療的本質。醫療其實是由醫生、患者、診療元素(藥品、檢查及治療設備生產商等)構成的三元結構,而這三個主體都會圍繞醫院這個核心的場景發生各種關系,所以,所謂醫院的痛點,無非就是在這個三元結構中每一個元素的核心痛點的重疊,再加上作為機構本身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用互聯網領域流行的“痛點”這個詞用在醫院身上,似乎并不太貼切,因為對于大型醫院來說,他們面對的應該是“疼痛群”。而針對這個“疼痛群”,如果我們想利用互聯網的手段解決醫療體系公益和效益的平衡問題,那你的產品和模式必須能連接這三元關系,并且通過連接打破壁壘,借助高效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最終形成相對的平衡關系。
記者:我們怎么理解您所說的在醫院場景里連接醫生、患者、診療元素的方法?
楊宏橋:這其實是一個“好看病”、“看好病”、“病看好”的過程,也就是通過“互聯網+”的技術手段重構院前、院中、院后三個環節的核心應用。
對患者而言,“看好病”這才是一級痛點,其次是“好看病”,就是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患者需要知道適合的醫生在哪里、需要明白自己的病到底是什么情況、需要在醫院有更好的就醫體驗、需要了解自己的醫療費用支付規劃、需要出院后也能和自己的主治大夫保持溝通,尤其是慢性病或術后患者,都需要在大夫的指導下康復。
對醫生而言,需要提高學術水平、提高收入、保證醫療質量。以醫生為醫療的核心是現在也是未來的重點,醫生不會失業,因為醫療是服務,而不是像電商一樣賣標準化產品,每個醫生看病是根據當時患者病癥進行診斷,診斷結果也與醫生的經驗與能力有關,所以這一人人皆知的道理就不可能讓我們放下醫院這個線下場景,互聯網醫療要做的真正價值點也就清楚了,那就是如何讓醫生的效率更高,在有限的時間里創造更高的價值。
對醫院而言,需要提高醫療質量、提高管理效率、提高醫生的診療效率、減少醫患糾紛、保證運營經費等。要利用互聯網+的技術手段,打破醫院內的信息孤島,讓管理者能輕松地獲得多個維度的數據和信息,精準決策。醫療無小事。這些與醫院管理相關的數據信息、指標變化,院長和科主任們應該第一時間掌握,為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避免滋生出大麻煩。
所以,我認為,未來那些真正和醫療資源結合緊密的互聯網醫療的價值會凸顯出來,打通院前、院中、院后環節的運營模式會找出真正盈利的、可行的商業模式。
記者:我們先來聊院中,因為這是最難啃的骨頭,是真正切入醫療核心的部分,移動互聯產品應如何切實解決醫院的痛點?
楊宏橋:我在醫院工作的時候就提出,我們要做醫療信息化,首先要解決這些問題:第一個是減少質量差錯,第二個提高臨床的效率,第三個提高醫療滿意度,第四個提高醫療質量。
第一個解決的是各類錯誤,這不是危言聳聽,據文獻報道,在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英國等國,住院患者發生醫療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導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導致患者永久傷殘,而這些事故中的27%~51%是應該可以預防的。以用藥錯誤為例,在美國前十位的死亡原因,用藥的錯誤就是第五個。所以,醫院需要的移動互聯產品,首先就是能夠幫助它減少差錯率,從而進一步提升醫院的效率,降低醫院運營和管理風險。
第二個解決的就是信息孤島。提起醫院信息化,我們馬上會想起HIS、CIS等系統,但其實醫院的信息系統還有很多,比如PACS系統、臨床路徑管理系統、門診叫號系統、不良事件上報系統、手麻系統、OA辦公系統、財務系統等等。
一般而言,一個大型醫院都有上百個模塊或子系統,彼此都是基于不同的系統開發出來的復雜子系統,這些子系統的搭建給醫院管理標準化奠定了基礎,實現了醫院管理的電子化、標準化和流程化,但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是一個個的信息孤島,醫生在開展醫療時,需要即時查閱病人的各個信息,而這些信息通常都存在不同的信息系統中。
如何實現信息的共享,打破信息“孤島”也是各家醫院在開展移動醫療所必須面對的挑戰。但僅僅是集成一項就非常難,是個很高的技術壁壘。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談及提高醫療質量和提高醫療滿意度。
記者:在您看來,什么才是真正的醫院“互聯網+”解決方案?
楊宏橋:一個標準、完整的醫院“互聯網+”解決方案,應當給醫院提供院前、院中和院后三位一體的信息服務體系,覆蓋患者、醫生和管理者應用端,整合院內數據,切實幫助醫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改善患者服務體驗。我們形象地比喻叫“一云三端”。
院前環節,患者可以預約掛號,在線咨詢、費用查詢和繳費,在線查看檢驗化驗結果,院后可以與主治醫生溝通,并且對服務進行評價,這極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加強了溝通,改善了醫患關系。
對醫生而言,無論在院內或院外,隨時隨地都可查看患者電子病歷等相關信息,為患者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診療方案。通過移動端可方便實現,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真正提高患者就醫體驗,院后患者和主治醫生、護士自動分配在一個組群,患者可隨時進行醫療健康咨詢及院后康復咨詢,醫生也可以及時跟蹤患者出院后康復過程,提供指導建議,成為患者的私人醫生。 對院長或科室主任而言,移動運營管理已經成為剛需。醫院管理者常在外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培訓會議等,一旦需要對管理業務進行決策,他們需要及時掌握醫院或科室運營管理指標進行決策分析支持,包括醫療質量、醫療效益、醫院效益、藥占比、成本管理、收支結余、床位利用率等等指標,手機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看,輔助決策支持。
加強制度建設,簡化、優化服務流程,建立健全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加上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各類創新應用,才能真正幫助醫院跨入‘互聯網+’時代,在此基礎上,在利用患者管理、慢病管理應用工具吸引患者參與進來,真正實現與患者的長效互動,幫助醫院真正實現‘互聯網+’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記者:具體而言,“一云三端”的應用在實踐中有什么優勢?
楊宏橋:以醫生手機查房應用為例,醫生手機上集成了病人列表、電子病歷、檢驗結果、檢查結果、醫囑、體征、遠程會診等功能,醫生可以在這些功能中隨意切換;以前醫院里的各個信息系統是獨立的,現在集成在這樣一個應用上,查詢方便了很多,這樣可以給醫生的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比如以前醫生查房,需要約好幾個科室的人、有時甚至要十幾個人,帶一堆病歷、檢查資料,現在只需要主治醫生自己帶一個iPad或手機就可以了,不僅提升了效率,還減輕了負擔。
而且,眾所周知,醫生的工作就是和時間賽跑來救治患者,現在醫生出了醫院也可以隨地調閱患者的病情信息、治療記錄,實時掌握患者身體狀況,從而給出更準確的判斷和更合理的治療方案,這完全實現了降低醫療風險的目標,其是危重患者,節省了對患者的搶救時間,提高了診療效率。
記者:互聯網醫療領域有個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信息安全問題,對此您是如何定義,芯聯達如何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楊宏橋:信息安全是移動醫療領域一個敏感的話題,敏感的原因是其中涉及到患者的個人隱私、醫療數據。不久前浙江省一家大型醫院的掌上醫院應用遭到攻擊后信息泄露,引起行業內的擔憂。芯聯達公司的定位是移動醫療SAAS云平臺系統服務商,我們在安全領域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和重大投入,設計出完善的解決方案,以確保信息安全。
1月份,湖北省某大型三甲醫院邀請了國內頂尖的3家安全公司對醫院的應用系統進行了綜合評測。評測報告顯示,芯聯達提供的醫院“互聯網+”解決方案產品“沒有安全漏洞”,在眾多系統應用“安全性最高”,排名第一。
截止目前,芯聯達目前已經通過國家保密局、公安部以及軍隊的5項安全認證。通過透明代理、獨立的授權管理,攻擊保護,鏈接監控,日志審計等功能控制數據庫入口,提高數據庫應用安全,為醫療數據集成共享提供安全保障。
這都是我們提供醫療“互聯網+”服務的底氣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