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于脊椎損傷的關注越來越多,尤其是日常中的康復健身,那么,接下來本文就給大家簡單介紹脊椎損傷患者如何進行康復健身。
1、肌力訓練
脊髓損傷患者在受傷之后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損傷平面以下肌肉功能部分甚至全部的喪失,導致運動功能障礙。因此我們必須要給患者進行肌力訓練,而進行肌力訓練時首先要給肌力分級。后根據肌力分級的結果,來選擇性的進行針對性的肌力訓練。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張廷峰
2、關節活動訓練
脊髓損傷的患者不僅有肌肉癱瘓,他還會有肌肉痙攣,加上長期臥床等等因素,往往會導致關節活動范圍的受限或者關節功能障礙.這些關節功能障礙,肯定會影響我們的運動能力,因此我們必須針對患者的關節功能障礙進行關節活動訓練.
3、耐力訓練
在我們考慮給脊髓損傷患者運動能力進行康復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我們的運動能力,還包括了運動的耐力以及我們和耐力相關的心肺功能.因為我們的運動耐力,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心肺功能,如果心肺功能不好,患者的耐力就會下降.我們運動員有很好的運動耐力,因為他們有很好的心肺功能.耐力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肌肉持續運動的能力.比如說端一個盤子,能夠持續端多長時間,重復一個肌肉收縮的動作能重復多少次,這就是肌肉的耐力.因此我們給患者進行耐力訓練時候,將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針對心肺的功能進行,有氧訓練或者叫做耐力訓練,第二個方面就是針對肌肉重復運動或者持續運動的能力,進行肌肉的耐力訓練.
4、牽張訓練
腰水平以上的脊髓損傷患者,比如頸脊髓損傷和胸脊髓損傷的患者,絕大部分都有肌張力增高和肌肉痙攣.肌張力增高和肌肉痙攣會導致關節的固定或者攣縮,導致運動功能障礙,也會由于肌肉協調能力的障礙,導致運動障礙.因此我們必須針對肌張力增高或者肌肉痙攣進行牽張訓練.
5、平衡與站立訓練
平衡功能就是指一個物體或者我們人體能保持直立穩定的能力.我們看一看這個運動員的畫面,體操運動員在平衡木上能夠做各種各樣的動作,保持身體不至于倒下,不至于從平衡木上跌倒,這就是他的平衡能力.我們脊髓損傷的患者,由于神經功能的障礙,會導致平衡功能的障礙,因此必須給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平衡訓練,包括坐位的平衡訓練和站位的平衡訓練,使患者能夠恢復他的坐、站和行走的能力,我們人體的平衡功能,可以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是指靜態的平衡,也就是我站在這兒身體完全沒有移動,能保持穩定站立姿勢,第二級平衡是指我們可以在做身體的轉動,或者肢體的移動,這樣移動的過程中我們還能保持平衡的姿勢,這叫二級平衡或者叫做自動態的平衡.也就是患者自己可以主動的進行動態的一個平衡.三級平衡的概念,是指我們患者在受到外力的時候,身體還能迅速調整回到中立位,這樣一個能力.比如說我們在做各種扔球,打擊一個東西,在做這些動作之后,或者別人碰撞你之后,還能夠保持身體穩定的一個能力,所以我們平時有三級平衡的概念.那么在訓練的時候,針對患者的平衡能力,會有不同的針對性的平衡訓練的方法.
6、轉移訓練
轉移訓練指的是患者變換體位的能力的訓練,也就是包括從臥位的情況下到能夠坐起來,從坐位的情況下到能夠站起來,這樣一個身體姿勢變換的能力的訓練.脊髓損傷患者由于神經功能的障礙,轉移的能力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我們必須進行轉移訓練,才能讓患者具備生活獨立的能力,才能讓患者具備坐、站甚至行走的能力,因此轉移訓練是脊髓損傷康復治療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7、呼吸訓練
呼吸訓練對于一部分高位的頸脊髓損傷的患者,特別是嚴重頸脊髓損傷的患者,往往由于膈神經的損壞,而導致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礙,對于這類患者要進行呼吸訓練,以幫助患者盡可能的恢復合理的呼吸功能。呼吸功能的訓練包括:膈肌的運動能力的訓練以及咳嗽的訓練。
8、行走訓練
絕大部分脊髓損傷的患者在受傷之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恢復行走能力。因此步行訓練往往是我們運動治療最后的收關階段最重要的治療措施,也就是說患者以步行訓練,作為他出院的最后的一個治療措施。步行訓練它必要的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肌力,需要有一定的關節活動的功能,需要有我們控制身體姿勢平衡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運動耐力。除此而外,患者往往還需要矯形器的幫助,來控制那些肌肉功能,完全不能夠恢復的肢體的穩定性,在這些所有的前提都具備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進行步行訓練。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