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經常碰到這樣的患者,診斷明確為冠心病、心絞痛,但患者卻很奇怪的問我:我一點都不痛啊,怎么叫心絞痛啊?所以我們來通俗的談談什么叫心絞痛。
簡單的比喻,心肌細胞好似田里的麥苗,我們的冠脈好似灌溉的水管,心絞痛就是水管堵了,田里的麥苗缺水,反映到大腦來的一種警示。下面就心絞痛的幾個特點加以闡述。
1、心絞痛的位置:典型的位置應該在胸骨后方,但我們常說從鼻子以下水平到肚臍以上水平,這個范圍的疼痛都有可能是心絞痛的表現,而并不是只有左側胸口痛才是心絞痛,這也讓很多患者發生誤診。常碰到牙痛的患者,查來查去最后發現是嚴重的冠心病;另外表現為“掐脖子”癥狀的患者,往往是冠脈近段嚴重狹窄的表現;還有許多常年“胃痛”“胃不舒服”的患者,最后發現也是嚴重冠心病所致。所以,我查房時也常與患者交代,在鼻子以下肚臍以上這個區間,如果發生疼痛不適癥狀,又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首先需要排除冠心病、心絞痛的可能,因為其他系統疾病都沒有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發展這么快、危害這么大,這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心絞痛的位置一般不可能是一個“點”,患者應無法準確的指出疼痛點,而是一個“片”的不適,按摩或手指按壓是不會改善癥狀的。
2、心絞痛的誘因:心絞痛按照誘因的不同,可分為穩定性心絞痛與不穩定性心絞痛。最常見的穩定性心絞痛的誘因就是勞累性,也最容易理解,患者劇烈活動(如爬樓、奔跑、迎風爬坡等等)后出現心絞痛癥狀;另外誘因包括情緒激動、寒冷刺激、飽食、驚嚇等等;而安靜狀態下就發作的心絞痛,是危險度最高的不穩定性心絞痛表現,往往代表冠脈內存在斑塊破裂,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
3、心絞痛的性質:典型的表現應為胸骨后壓榨樣、緊縮感,患者往往需要“捧心蹲地”休息,其他的表現包括胸口壓大石感、胸悶、憋氣、氣短,還往往僅表現為頭痛、胃痛或渾身不舒服等等,一般不表現為一過性的“針刺樣”或“刀割樣”疼痛,另外還有完全無癥狀性的心絞痛,往往表現在長期糖尿病的患者。臨床上我們經常碰到持續性胸悶,喜歡“長出氣”或“深呼吸”的患者,往往都是女性患者,最后都被排除了冠心病,考慮多為心臟神經官能癥。
4、心絞痛的持續時間:心絞痛一般持續數分鐘到不超過20分鐘。我們常說胸部不適幾秒鐘或持續超過半小時,都不考慮心絞痛的可能。臨床上常碰到肋間神經痛或肩周炎的患者,疼痛劇烈且持續存在,這些都不是心絞痛的表現;另外針對患帶狀皰疹的老年人,持續性的胸痛發作,在皮損發生之前,也往往容易誤診為心絞痛,需要我們注意。
5、心絞痛的轉歸:心絞痛在停下休息后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數分鐘內就能緩解。如果是勞累性心絞痛,在心絞痛緩解后繼續活動,心絞痛還會繼續發作,這就是我們經常碰到患者爬個5層樓需要休息3、4次的原因。而針對靜息心絞痛的患者,反復發作往往預示著要發生心肌梗死,所以及時就診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