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中,人們經常用豆蔻年華來形容正當青春年少的女孩子,由此我總覺得豆蔻是一種很美好的東西,它象征著生機勃勃融合了一切的美好;而在現實中豆蔻也確實是一種很有氣節的植物,它不僅外在形象是清新宜人的,而且還兼有治病救人的功效,這是我尤其欣賞的,擁有自己的價值,還有一種植物與豆蔻十分的相像,叫做草果;那么白豆蔻和草果的區別有哪些呢?
白豆蔻為姜科植物。主產于越南、泰國等地,廣東、廣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原植物生于氣候溫暖潮濕,富含腐殖質的林下,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功效化濕,行氣,溫中,止嘔,臨床用名白豆蔻。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粗大有節,近木質。莖直立,圓柱狀,高2~3米。葉2列,無葉柄,葉片線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達23厘米,寬7。5厘米,罕達10厘米,先端狹漸尖,基部狹,邊緣近波狀,兩面光滑,葉舌長達7毫米,先端2裂,被長硬毛。穗狀花序生于根莖上。
草果的果實,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莖叢生,高可達3米,全株有辛香氣,地下部分略似生姜。葉片長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0-70厘米,穗狀花序不分枝,長13-18厘米,花冠紅色。蒴果密生,熟時紅色,干后褐色,干燥果實呈橢圓形,具三鈍棱,長2~4厘米,直徑1~2。5厘米。不開裂,長橢圓形。種子多角形,有濃郁香味。花期4-6月,果期9-12月。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的蔭蔽潮濕的林中地帶,以中國云南、廣西、貴州等地為主要分布地。人工栽培以云南為主。我國云南是草果的主要產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草果有特異香氣,味辛、微苦,是一種調味香料。
草果是藥食兩用中藥材大宗品種之一,食用量大于藥用量。草果具有燥濕健脾,除痰截瘧的功能。主治脘腹脹滿,反胃嘔吐,食積瘧疾等癥。好多中成藥離不開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風丸、益腎丸、開郁舒肝丸、寬胸利膈丸、潔白丸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將越來越大越多。草果與草豆蔻性味皆辛,溫,歸脾胃經;功效燥濕溫中。草豆蔻具有行氣作用,草果行氣作用幾無;草果功能截瘧,可用以寒濕偏盛之瘧疾。而草豆蔻則無此作用。草果與砂仁二藥性味皆辛,溫,歸脾胃二經,同具化濕,行氣,溫中之功效。砂仁行氣作用強,草果溫燥作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