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經過無數的中醫學者研究發現才有了現在的成果的,中醫是我們國家特有的治病辦法,而且中藥材的種類也有很多,除了有植物以外,還有動物身上的東西,而且藥材經過炮制加工之后,功效也會變得不相同,這一門學問是博大精深的,那么麩炒白術的用量是多少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事實上,確實跟字面上一樣,麩炒白術是加了麩來炒白術的,而炒白術單只是炒白術, 麩炒白術和炒白術是同一種中藥不同的炮制方法。就是同一種藥物,它的炮制方法不同,藥效也就有各自的側重點,比如說麩炒白術和炒白術,從字面上來看,我們基本可以判斷白術是一味中藥,但是一個是炒,一個是麩炒,這有什么區別呢?
麩炒白術的用量不能多,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止渴,安胎。與白術健脾益氣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為調整胃腸運動功能、抗潰瘍、保肝、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應激、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其燥濕利水功效與利尿作用有關,而安胎功效與抑制子宮收縮作用有關。白術還有抗氧化、延緩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腫瘤等作用。
炒白術一般益氣健脾功效更強,而麩是小麥外科上的那層皮屑,具有健脾益胃消食的功效。所以麩炒白術健脾之力更強且可益胃消食。由于其制法不同,所以麩炒白術與炒白術在功效與作用上也有一定的區別。麩炒白術用于脾胃不和,運化失常,食少脹滿倦怠乏力,表虛自汗,可以增強健脾、消腫作用。炒白術則具有燥濕,益氣,健脾,健胃、利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