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醫院風濕科 李玲
痛風在古代為達官貴人的好發病,被稱為“富貴病”,十幾年前是風濕免疫科的“小病”,跟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等相比,治療簡單,可稱為“小菜一碟”。
但是,隨著我國社會飛速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痛風的患病率已經跟國際接軌,悄然進入尋常百姓家了,很多患者“非富非貴”,但由于不重視、不規范治療的現象非常普遍,大醫院的痛風患者越來越多的表現為慢性關節炎和廣泛痛風石形成,伴有腎功能損害和各種嚴重并發癥,例如反復消化道潰瘍、出血甚至穿孔,部分患者不斷輸血也無法控制,不得不行胃腸切除術;部分患者悄悄出現了腎結石、夜尿增多,并逐漸惡化為不可逆轉的慢性腎功能不全,加重了治療的難度,后悔波莫及;部分患者大量痛風石沉積在皮膚、軟組織、肌腱、神經、血管等周圍,造成骨關節的侵蝕破壞、皮膚破潰長期不愈合、肌腱活動障礙、神經麻痹等,手術切除痛風石后皮膚傷口長期不愈合,感染好發;部分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使治療矛盾重重,醫生處理起來非常棘手。關節炎嚴重時不但痛不欲生,還會出現高熱不退,患者非常痛苦?!靶〔 比绻靶】础?,終將釀成大禍。廣東省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李玲
究其原因,涉及三方面:1、患者本身有以下常見認識誤區:(1)患者不重視:急性期臨時止痛成為治療的重點,“好了傷疤忘了痛”的現象非常普遍;(2)、患者不明白:誤把別嘌呤醇當成止痛藥,誤把秋水仙堿當成降尿酸藥物,急性期降尿酸,緩解期停藥,認識一知半解,治療方案完全相反;很多患者發作多年根本沒有尿酸治療,憑僥幸心理,放任自流;或者僅僅短期治療,只顧眼前利益。(3)患者不理解:因看到說明書或者周圍某些朋友的建議就盲目恐懼藥物不良反應,造成治療拖延,病情不可逆轉。2、一部分基層醫院的醫生沒有經過風濕科的正規培訓,治療措施跟不上學科發展,也造成治療不達標。3、醫患雙方溝通不良:醫生門診工作繁忙,沒有足夠的時間慢慢講解;患者科普知識匱乏,對醫生的勸解不理解不重視;患者臨時的病情波動造成了對醫生進一步的不理解、不信任,依從性差,造成治療方案沒有長期貫徹下去。
長期以來,高血壓、糖尿病的科學普及非常廣泛,普通百姓都能接受相應的治療,而痛風作為新時代的新型疾病,目前我國的患者相應的科普知識非常匱乏,宣傳教育不得力,造成了病情遷延不愈、越治越差的患者逐漸增多,不得不引起重視。其實,痛風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也應樹立長期治療甚至終生治療的理念,具體治療應該親自到有經驗的風濕科就診,與醫生面對面溝通,制定長期的治療方案,并定期的復查、隨訪和調整治療,由風濕科醫生作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
痛風診斷方面的誤區也不少,例如:很多患者把血尿酸升高當成痛風,心理非常緊張;1/3的患者痛風急性發作期血尿酸正常,被誤認為不是痛風,造成漏診;有些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因為全身大小關節腫痛,且為對稱性的,被誤診為類風濕關節炎;有些關節創傷、穿刺、艾灸等物理治療的患者出現感染性關節炎而被誤診為痛風;也有些脊柱關節病的患者因足踝或膝關節的突發腫痛而被誤診為痛風……,及時正確的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有關規范的治療我簡單總結如下:
1、痛風發作的急性期消炎鎮痛治療――越快越好:就診治療越及時,尤其是24小時內就診,恢復越快,人體損傷越?。?/p>
2、緩解期降尿酸達標――越低越好:血尿酸水平低于6mg/dl有助于防止晶體形成,血尿酸水平低于5mg/dl有助于促進晶體溶解排泄,對于全身有痛風石的患者,長期維持血尿酸水平低于5mg/dl,會發現痛風石逐漸縮小至消失,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
3、慢性痛風期預防發作――越少越好:慢性痛風由于痛風石的存在,不可避免會出現反反復復的急性發作,患者治療信心倍受打擊,放任自流很常見,這時需要找到有經驗的風濕科醫生,積極規范的使用預防發作的藥物如消炎止痛藥(NSAIDs)、秋水仙堿等,會明顯減少急性發作,增強患者長期治療的信心;
4、痛風中晚期維護腎功能――越久越好:慢性痛風性腎病一旦出現難以逆轉,積極把血尿酸降低到目標水平,有助于保護殘損腎功能;
5、痛風藥物使用方法――越精越好:耐性細致地調整痛風藥物,尤其對于慢性痛風患者來說,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這需要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的風濕科醫生指導進行;
6、醫患雙方溝通――越多越好,無論時間多么緊張,醫生應該詳細告知痛風的危害和對患者的長期治療要求,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配合,患者也要經常學習痛風的科普知識,放棄情緒支配,客觀理智的堅持治療,醫患雙方密切配合,才能最終戰勝疾病,重獲健康。
積極地、科學地治療,痛風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風濕病!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