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躺下了,父親疲憊的臉上總算有了平靜的模樣,在床位緊張的三甲醫院,能爭取到這張觀察室的病床,我們已經非常幸運了。
剛剛安頓好父親,對面床旁邊守著的老太太就過來搭話:“你們都是女兒吧?”
“是啊。”
“還是女兒好,你看那邊3床,還有這邊7床,都是女兒,就是對老家兒好。8床是兒媳婦,會說,可指不上,啥都不干。那邊是兒子,就來過一次。”老太太一邊指點一邊絮叨。
看看對面床上的老爺子,已經不能自理,一位護工幫助老太太照顧著,一會兒尿了,一會兒拉了。護工人不錯,可老太太覺得如果自己的兒子能來,會照顧得更好。
兩三名護士,照顧二十位重癥病人,忙得神龍不見首尾。于是,裝導流袋、盯輸液瓶、戴血壓監測都成了家屬的活。我這個外行,徹底被搞得找不到頭緒。旁邊一位護工大哥二話不說過來幫忙,給老人翻身,接管子、裝盒子、搖起床墊,利落干脆。看著躺舒服的父親,我向大哥道聲謝,他大方地拍拍我父親的肩:“咱們同姓,是一家人。”
隨著夜色降臨,白天亂成雜貨市場般的觀察室安靜下來,深秋的夜在這里威力十足。偌大的病房與輸液室相連,大門洞開,白天人多,還感覺微熱,此時卻是寒氣襲人。
來探望的親屬、朋友陸續離開,我才注意到這間串連起來的觀察屋里外兩間,共有二十張病床。進來出去辦手續,幫爸爸取東西,看出二十張床上有十八張都是老人。也是,年輕人但凡能扛得住,寧可回家等床位,只有老人怕出意外才會選擇留下。
外面,有人因為找不到床,只好從小販手里租一張折疊床,在陰冷嘈雜的過道里安頓下來。看著一顆顆白發稀疏的頭頂,露在花花綠綠的被子外面,旁邊高高吊起的各類藥液,我心里一陣陣煎熬。
夜晚,父親說在這里睡不著,環境太差,讓人不安。我就輕輕趴在他床邊,頭靠著豎起的欄桿,陪他說說話。
爸說快八十了,他只給別人開藥,只給別人打針,只安排別人住院,現在居然自己住院輸起液來,有點不適應。一邊說,一邊有幾顆眼淚落下來。
幫他擦淚,笑他像小孩,能這個歲數第一次住院輸液,您是多幸運啊!我都住過很多回了,您比我棒多了。說是這樣說,心里卻擰了十八道結,在我眼里,父親是救人于病痛的人,永遠穿白衣、戴聽診器、走路一副穩健堅決的樣子,怎么會一下子就住院了呢?
夜半,爸再不喜歡這個環境,也還是扛不住疲倦。也難怪,從早晨入院輸液,到有張床躺下,他在椅子上坐了十多個小時,壯實的漢子也坐累了,何況他重癥纏身。輕輕的鼾聲里,我看著他的樣子,這個不習慣住院的老人,一會兒扭動身子想掙脫管管線線,一會兒揮手拉扯輸液管,每一次都讓我忍俊不禁,輕輕按住他,輕輕拍拍他。
突然,5床的老太太用力爬起來,擰著身子夠啊夠,半天一大盒酸奶被她抓在手里。護工在一聲啪啦中醒來,極度不高興地抬起頭,問老人家要干嘛。老太太迅速藏起酸奶,小聲說要小便,護工半閉著眼穿上衣服,給老接小便,然后跑出去倒掉。這時候,老人突然變得異常敏捷,拿出酸奶拼命撕扯,卻怎么也打不開,最終她用力一咬把盒咬破。
晃晃悠悠的護工回來,發現老人在喝酸奶,氣得大聲呵斥:“你明天要做檢查,醫生說不能吃東西,你怎么這么不聽話!”語氣如同訓斥孩子。
看上去老得萎縮成一團的老人,此刻氣勢兇猛,拱起身子護住酸奶,小聲抵抗:“我餓了,我餓了。”
護工搶了幾次都失敗,只好喊護士過來。看著老人家可憐的樣子,護士不忍心,又喊來醫生,醫生同樣無奈,只好說:“只能喝一點啊!”
得到指示的老人,趕緊捧著酸奶大口大口地吸吮起來,那樣子就像哭鬧之后得到了媽媽奶頭的嬰兒。生命,你就是一個循環,來如去時,去如來時。
夜,從未有過的長,也從未有過的冷。怕爸爸睡不好,時時幫他掖被,時時幫他整理管管線線。9床老人醒來,想小便卻夠不到尿壺,急得哼哼。護工睡得香甜,絲毫沒有起來的意思。走過去,拍打著他,十來下他才睜開眼,起來幫老人小便。
又一會兒,1床的老太太藥液輸完了,兒子卻睡得格外香甜。不忍心叫他,我去把護士喊過來,護士說,老太太已經在這兒好幾天了,兒子一直陪夜,只是也一直睡得叫不醒。
外面房間里,一位已經老得走路不穩的兒子,在批評住院的母親:“你就是不聽話,你就是這樣,你叫我一下又怎么了!你看,又弄床上了吧?”稀里嘩啦,兒子挪動老太太換床單的聲音,旁邊人似乎都沒有反應,是習慣了,是不愿意聽見?也許兩者都有。
黎明時,爸爸醒來,他很驚訝自己能在這樣的地方睡著。我們輕輕地說話,漸漸地發現這里的病人都醒得很早,只有陪床的人是護士喊起來的。一夜時光,我似乎感覺與生命做了一次交談,看著那些老人,不管多么痛苦,都堅強地努力延續著生命之火。這是你不經歷就無法理解的過程。
清晨,姐來接班,我可以回去休息。出門前,看著那位很老的兒子,呆呆地坐在母親床邊吃東西,很累、很乏、很煩,但很盡心的樣子。
1床的兒子去上班了,還沒給媽媽擦臉,也沒提示護士藥液快輸完了。媽媽沒有責怪,護士埋怨時,她回護著:“他得上班。”就一個兒子,能來媽媽就心滿意足了。
5床的老太太又餓了,她寧愿不檢查,她要吃飯。醫生過來,耐心地安慰她檢查很快,她委屈地點點頭,要醫生答應她趕緊查,她餓了。
2床的女兒給媽媽擦洗干凈,還不忘讓醫生看看一晚的監測記錄,她說媽媽老年癡呆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她得多上心些。
走出大門,天灰灰的,生命的無奈與頑強,無助與抗爭陪了我一個通宵。雖說徹夜未眠,我卻毫無倦意,觀察室的夜晚,帶給我一次不一樣的生命體驗,如同一片霧霾,沉重堅實地掠過我的心,又如同狂風,掀開全新的生命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