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性觀念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同性戀漸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而且青少年對于性也越來越開放。但這樣的情況也間接導致了艾滋病的傳播方式有所改變,在新形勢下,預防艾滋病又有其新意義。
昨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發言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提出了艾滋病防控話題,認為應在“十三五”規劃中有所部署。
鐘南山指出,目前艾滋病的傳染方式發生了轉變,性傳播已經成為首要傳播途徑,而且在男男同性戀群體,特別是青年學生群體中增長明顯。他以數據說明:根據國家相關機構的統計,2014年我國新報告青年艾滋病感染病例比上年增加了1.2%。
鐘南山表示,目前對于艾滋病防控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數據掌握不夠科學真實,“一份來自14個省17家三甲醫院2012~2015年住院門診輸血、孕檢等隨機抽樣報告顯示,艾滋病抗體陽性率為0.3% ,這個基數很大,但國家估算公布的為0.06%,兩者數據相差5倍。從這些例子,說明疫情實際的數據與國家公布的有很大出入。”
其次是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政策措施跟不上,2008年我們國家的政策是“四免一關懷”,因為當時很多可能是由于輸血等原因造成,“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這樣,例如性行為傳播可能就不應該享受這些政策,但是現在政策還沒有跟得上。”
鐘南山建議,國家在“十三五”規劃編制上,要增加對艾滋病防控的內容。在實施措施上,一方面要邀請專家評估真實情況,然后實施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把錢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宣傳,讓更多人對同性戀、艾滋病有正確的認識,同時采取相關手段減少艾滋病在青年學生群體中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