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收到各種各樣的詐騙電話。網絡發達了,人們的信息安全卻難以保障了。不得不承認,在我國,網絡信息安全仍存在很多漏洞。
只需花32000元,就能買到濟南市20多萬條1—5歲的嬰幼兒信息,顧客還可以選擇買哪個區的。這些信息有孩子的姓名、年齡、性別、父親姓名、父母聯系電話及精確到戶的家庭住址。
這起非法獲取、販賣兒童信息事件的發生,再次敲響信息安全警鐘。在我國,由于《個人信息保護法》遲遲不能付諸實施,而其他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規定又過于繁雜和籠統,且只限于規范侵犯個人信息造成后果的行為,為信息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震懾、打擊力度不大,個人信息被非法利用現象泛濫成災。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亟需我們加快建立完善統一的公民信息安全保護法,通過建立個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侵害補償和懲罰機制等,為公民個人隱私上一道“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