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萬他維,在中國的相關慈善援助項目即將結束,萬他維將逐步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引發各方關注。輿論普遍擔憂,萬他維放棄中國市場,國內相關患者將面臨斷藥,甚至在危急重癥時會有性命之憂。近日,記者從拜耳處獲悉,萬他維還將繼續向中國患者提供。拜耳表示,對患者援助項目中已入組患者的援助按原計劃繼續進行直到該患者援助周期結束,拜耳正在尋找方案使該產品能夠順暢的供應。
記者了解到,拜耳之前曾告知中國肺動脈高壓患者組織“愛稀客”將得到公司總部的相關回復。 “愛稀客”相關負責人李融告訴記者,已于12月19日凌晨3點多收到來自拜耳全球的回復,并稱正在征求醫生、患者意見等,隨后將統一回應此事。
已研究肺動脈高壓19年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荊志成對記者表示:“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高興!這表明拜耳作為一家國際藥企,勇于承擔了社會責任。” 他說,萬他維是目前國內唯一可以吸入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在搶救危急重癥患者時,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的優勢。
記者在中華慈善總會萬他維患者援助項目官方網站上看到,該項目于2008年5月中華慈善總會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共同設立,旨在幫助中國肺動脈高壓患者獲得萬他維的治療,延長生存,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截止2014年12月底,累計援助患者849人。該項目在64家醫院中已經有94名項目注冊醫生。在全國省、市設立26個發藥點。據悉,項目自2008年5月正式啟動至今,已為超過一千名中國患者提供藥品,該項目現有患者近100名。(根據中華慈善總會給出的確切數據,截止到11月底,在組患者人數是92人)。
萬他維主要用于罕見病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的診治,作為一種專利藥品研發成本巨大。目前,萬他維國內售價較高,尚未納入醫保,企業成本壓力巨大,患者經濟負擔沉重。很多醫學專家、患者均呼吁,政府應盡快將肺動脈高壓納入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