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流感疾病高發季節,據報道,近期北京流感病毒活動呈上升趨勢,建議學校等高發場所做好預防流感宣傳工作。元旦臨近,提醒節日大家走親訪友、外出旅游合理膳食、規律作息,保證身體健康。
近期流感病毒活動度呈上升趨勢
自2016年11月下旬以來,北京市流感樣病例數及流感樣病例百分比呈現緩慢上升趨勢。2016年第51周數據顯示,北京市144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累計監測門、急診就診1,153,420人,其中流感樣病例17,772人,占1.54%,高于第50周水平(占1.49%),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占1.08%)。目前,各年齡組流感樣病例數均呈上升趨勢,尤以0-14歲兒童占比最高,流感病毒株以甲型H3N2亞型為主。
進入流感流行季以來,北京市疾控中心共接報集中發熱疫情21起(11月11起,12月10起),其中18起由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導致,3起由腺病毒引起;16起發生在中小學,5起發生在幼兒園。
歷年流感監測數據顯示,冬季是北京市流感高發季,12月-1月為發病高峰期,預計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全市流感活動水平仍將不斷增強,由流感病毒導致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可能的集中發熱疫情將進一步增多,不排除發生危重癥和死亡病例可能,尤其容易出現在兒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礎病等流感高危人群中。關注流感疫情態勢變化、加大監測、分析和研判力度將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建議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堅持晨午檢制度和因病缺勤監測,及時發現發熱病例并進行隔離、治療,出現集中發熱疫情及時報告轄區疾控中心和上級部門;做好預防流感知識宣教、環境和教學用具等清潔以及適當的開窗通風;集中發熱疫情期間,按照“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盡量減少大型聚集活動。
秋冬季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季
自2016年11月以來,北京市共報告急性胃腸炎聚集性疫情31起,其中28起由諾如病毒引起,其余還有星狀病毒、札如病毒等感染;所有疫情來源中,16起在幼兒園、10起在小學、1起在中學、1起在醫院。與去年同期相比疫情起數略有增加。經監測病毒基因無明顯變化,分析判斷聚集性疫情仍將持續出現。
小學校及托幼機構為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場所,因此除對課桌、樓梯扶手、門把手等易污染部位進行每日消毒外,要重視公廁、公用通道和教室等校園內環境的消毒;堅持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疫情報告、復課檢診等制度,有效宣傳諾如病毒感染防病知識;一旦發現兒童、學生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關聯性癥狀,應指導其就診,并嚴格執行停課居家隔離措施;加強追蹤了解缺勤兒童、學生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和上級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