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本市“便利店售藥”試營業一周。12月1日,這家位于朝陽區的連鎖便利店拿到了《藥品經營許可證》,成為本市首家可以售藥的便利店。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該店獲悉,一周內藥品的日均銷量在5盒左右,主要以感冒藥和維C為主。根據《關于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本市將有條件地允許便利店經營乙類非處方藥。采訪中不少便利店表示,配備藥師和藥品經營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成為申請賣藥的主要門檻。
現場
日均銷售五盒藥暫時不支持醫保
試營業一周,便利店售藥的情況如何?一周內,北京青年報記者多次前往首個獲批售藥的便利店——京客隆便捷生鮮工體東路店,便利店門口已經貼上了“非處方藥、醫療器械”的字樣,提醒市民這家便利店的特殊之處。店內收銀臺的正對面,還有一個醫療器械和保健品的柜臺。
第一周,便利店的工作人員也在適應“售藥”。不同于食品和日常用品的銷售,藥品銷售有一套專門的出庫入庫系統,便利店在收銀臺原本兩臺收銀機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臺專用于藥品的收銀機器。
“對于藥品管理會更加慎重。平時顧客少的時候,收銀臺這兒不一定有人,店員會去點貨,整理貨架上的商品。但現在藥品柜臺在收銀臺這兒,收銀臺就不能離人了。”京客隆便利店工體東路店店長田豐慧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們也都在跟著藥師學習藥品的日常維護、出入庫系統以及簡單的藥品知識”。
除了藥品管理系統的增加,便利店里出現藥師也是這家店的一大變化。根據要求,出售藥品的便利店必須配備藥師,便于指導顧客用藥。據介紹,這家便利店的營業時間是從早上7點半到晚上10點,店里的藥師實行倒班制,每人上半天,每次確保一名藥師在崗。當遇到顧客買藥時,藥師會給出用藥建議。京客隆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接下來會根據細則出臺后的具體要求安排藥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