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第三次提交審議。草案三次審議稿進一步明確哪些權利屬于人格權,增加規定: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草案二次審議稿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生前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作了規定。會議提出,死后遺體捐獻有利于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應當予以鼓勵,建議吸收國務院《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相關內容,明確公民生前未拒絕捐獻的,其近親屬可以共同決定捐獻。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采納這一意見,在草案三次審議稿增加一款規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共同決定捐獻。
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從事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違背倫理道德。會議提出,從事這類活動,還應當強調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采納這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