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獲得性肺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是什么呢?我們要怎么才能判定是不是醫院獲得性肺炎呢?下面就是關于醫院獲得性肺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的簡單介紹。
1、致病微生物的來源
(1)口咽部病原菌的定植和繁殖:目前認為口咽部定植細菌的吸入及氣管插管球囊上方積聚細菌的吸入是細菌進入下呼吸道造成HAP或VAP的主要途徑。形成定植的因素有以下兩種:正常情況下口咽部存在正常菌群維持口腔菌群的動態平衡,當出現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氣管插管或鼻飼時這種平衡被打破,致病菌可通過進食、醫務人員的手在口咽部定植。一般情況下胃液的pH4,如長期鼻飼、使用抑酸劑、十二指腸液胃反流及胃蠕動功能下降等,致病菌可由小腸逆行到胃食管,再上行到口咽部定植。
(2)吸入被污染的氣溶膠與直接接種:醫院內特別是ICU病房,病原微生物分布極為廣泛,形成被病原菌污染的氣溶膠。醫療器械(如氧氣流量表、霧化器、呼吸機的管路系統和濕化器等)、周圍環境(水、病房)和醫務人員的手均可被病原菌污染,造成病原微生物在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傳播。但這并不是HAP感染的主要途徑。
(3)血源性感染播散和胃腸道細菌移位:各種感染如癤腫、心內膜炎、靜脈導管感染、腸道感染等造成膿毒敗血癥可形成繼發性肺炎,但是在HAP發病中罕見。
2、病人內在因素和治療的影響 患者基礎疾病的嚴重程度、是否手術、是否接受過抗生素和其他藥物治療、是否行氣管插管等均與HAP或VAP的發病有關。
3、病原學 HAP病原學與CAP的病原譜差異很大,細菌是HAP最常見的病原體,約占90%,三分之一為混合感染。不同發病時間、基礎狀況、病情嚴重程度、甚至不同地區、醫院和部門,HAP病原譜均存在明顯差異。
(1)沒有MDR菌危險因素、早發性的HAP、VAP和HCAP的病人(I組):常見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和對抗生素敏感的腸桿菌科細菌(如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變形桿菌、沙雷菌等)
(2)遲發性、有MDR菌危險因素的HAP、VAP和HCAP的病人(II組):常見病原體為銅綠假單胞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不動桿菌屬等細菌,或合并甲氧西林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及嗜肺軍團菌。
MDR引起HAP、HCAP和VCA的危險因素包括:
1、先前90天內接受過抗菌藥物;
2、住院≥5天;
3、當地社區或特殊醫院病房中存在高頻率抗生素耐藥;
4、HCAP存在危險因素:①最近90天內住院≥2次;②居住在護理之家或擴大護理機構;③家庭靜脈輸液治療(包括抗菌藥物);④30d內長期透析治療;⑤家庭傷口護理;⑥家庭成員攜帶MDR病原體;
5、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或治療。
醫院獲得性肺癌的判斷有一定的條件限制。不是所有去過醫院并且患上肺炎的人,都叫患有醫院獲得性肺炎。因此,希望通過本篇文章,能夠讓您對醫院獲得性肺炎有一定的了解。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