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是肺炎中的一種,對人們的健康也是有威脅的,如果發現自己可能患病,一定要盡早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接下來一起了解下支原體肺炎的病原學診斷。
1、 培養
肺炎支原體培養較為困難,需要特殊營養培養基,且生長速度較一般細菌慢許多。標本可為鼻咽拭子或吸液、痰、胸膜積液、支氣管肺泡灌洗物、氣管吸液和肺組織等。SP-4和改良的Hayflick肉湯和瓊脂平板可用于肺炎支原體的培養。一般在接種過后4~20天出現菌落。
2、 抗原檢測
包括直接免疫熒光、免疫印跡和雙單抗夾心酶免疫抗原捕獲法,由于這些方法存在特異性/敏感性低,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3、 血清學檢測
目前血清抗體診斷仍為國際上通用的診斷標準,肺炎支原體急性感染血清學診斷應包括IgG和IgM抗體。在成人患者,IgM抗體陽性是急性感染的指標,但陰性不能排除支原體感染,因為在此感染時IgM抗體可能缺失。IgG抗體可用于回顧性診斷,對于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早期診斷價值不大。
4、 基于核酸技術檢測肺炎支原體的檢測方法
如普通PCR、實時PCR等幾乎能檢測所有已知的人類致病支原體,使用最多的是16SrRNA的基因,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而且檢測方法快速、便捷,但感染后肺炎支原體的持續存在、無癥狀的肺炎支原體攜帶都可能造成假陽性,其臨床價值尚未完全確立。
以上就是關于支原體肺炎病原學診斷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此都有所了解了。最后小編也提醒大家,如果大家對支原體肺炎仍存在疑問,歡迎大家向中華康網的專家咨詢,專家們將會為大家詳細解答。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