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膿腫是由于多種病因所引起的肺組織化膿性病變。早期為化膿性炎癥,繼而壞死形成膿腫。多發(fā)生于壯年,男多于女。根據發(fā)病原因有經氣管感染、血源性感染和多發(fā)膿腫及肺腫瘤等堵塞所致的感染。
肺膿腫發(fā)生的因素為細菌感染、支氣管堵塞,加上全身抵抗力降低。原發(fā)性膿腫是因為吸入致病菌或肺炎引起,繼發(fā)性膿腫是在已有病變(如梗阻)的基礎上,由肺外播散、支氣管擴張和(或)免疫抑制狀態(tài)引起。那么,常見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
1.吸入口咽部細菌(1)牙、牙周感染:神志不清、濫用乙醇或鎮(zhèn)靜藥、癲癇、頭部外傷、腦血管意外、糖尿病昏迷以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衰竭導致咳嗽反射消失誤吸。(2)吞咽紊亂:食管良性或惡性狹窄、延髓麻痹、賁門失弛緩癥、咽囊存在導致誤吸。
2.各種細菌混合感染引起壞死性肺炎。
3.遠處血行播散如尿道感染、腹部盆腔膿腫、左心心內膜炎、身上各種插管所致感染、感染性血栓性脈管炎。
4.原有的肺病變如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堵塞(腫瘤、異物、先天異常)。
5.原發(fā)或繼發(fā)免疫缺陷能引起肺膿腫的細菌很多,且多為混合感染,一般與上呼吸道、口腔常存細菌一致,包括需氧、兼性厭氧和厭氧細菌:如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等;厭氧菌有胨鏈球菌、胨球菌、核粒梭形桿菌等。近年來由于培養(yǎng)技術的進步,發(fā)現吸入性厭氧菌感染率可高達90%。
通過上述內容介紹,你知道肺膿腫的傳播途徑有哪些了嗎?如果您還有想要知道或者其他感到疑問的地方,可以直接在線進行咨詢,以便獲得更為詳細的解答。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