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檢中,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檢查出脂肪肝,可是卻不知道脂肪肝的危害。很多脂肪肝病人在病情的早期是無異常的癥狀,因此對于自己病情認識不到位,甚至還會因為不疼不癢忽視治療,正常的成年男子肝內脂肪含量為3%-4%,一旦脂肪含量超過5%那就是脂肪肝。
脂肪肝的脂類主要是甘油三酯。什么叫脂肪肝呢?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肝是由于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病變。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肥胖。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約半數肥胖患者可見有輕度脂肪肝,在重度肥胖癥的患者中,脂肪肝的發病率可高達60百分-90百分,可見肥胖患者有明顯的脂肪肝好發傾向。
2、酒精。據對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百分-95百分有脂肪浸潤。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與脂肪肝的發生率間存在量效關系,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乙醇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3、蛋白質-熱量不足。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如加西卡病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于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饑餓時血清游離脂肪酸增加,可致脂肪肝形成,其機制可能與葡萄糖獲取缺乏、生長激素增加和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有關,并且肝脂肪變性的程度有賴于饑餓時間的長短。空回腸盤路術及胃分割術后,體內脂肪動員增加也可導致脂肪肝。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平均50百分可發生脂肪肝,特別40~50歲發生糖尿病者更易出現肝內脂肪沉積。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患者血漿胰島素水平增高,血漿中未酯化脂肪酸濃度升高有關。
5、藥物。據統計,至少有二百多種以上的藥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如四環素、利福平、異煙肼、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霉素環已胺吐根鹼以及抗生素、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藥物、睪酮類激素等。
6、毒物。什么叫脂肪肝呢?毒物也可致脂肪肝。常見的脂肪肝毒物有四氯化碳、黃磷、異丙醇、環己胺、依米丁、砷、鉛、汞等。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如四氯化碳通過抑制肝內蛋白合成,降低肝內脂肪酸氧化率,使肝臟甘油三酯釋放障礙導致脂肪肝形成。而黃磷主要是導致肝內蛋白質、載脂蛋白合成障礙而使類脂質分泌減少,脂肪在肝內堆積致脂肪肝形成。異丙醇可使肝內2-磷酸甘油增加,脂肪細胞分解脂肪增多,未酯化脂肪酸進入肝臟也增多,使肝內三酰甘油合成過多,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是目前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多發于肥胖的人,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肝炎,危害極大,往往危及到健康,誘發肝硬化,甚至還會導致肝癌,甚至是更加嚴重的后果,脂肪肝治療一定要及時,選擇正規的醫院診治是康復的保障,注意營養供給,科學調養。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