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出血是口腔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一般分為局部性和全身性兩種:最常見的局部原因是牙菌斑或牙結石堆積。此外,刷牙時用力過猛,牙齦受感染,以及喜歡剔牙,都很容易引起牙齦出血。全身性疾病也是不可忽視的引起牙齦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壞血病是由于缺乏抗壞血酸(也稱維生素C)所致的全身性出血性疾病,而牙齦出血是該病的一個突出癥狀。患壞血病的病人口腔牙齦呈暗紅色腫脹,腫脹的牙齦有時可遮蓋牙冠。隨著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在我國壞血病已十分罕見。
不要小瞧牙齦出血。牙齦出血是口腔科門診的常見病,究其病因可分為局部因素和全身性疾病兩類。
需要警惕的是,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牙齦出血,如血液病中的急、慢性白血病,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等所導致的凝血機能低下,均可出現牙齦出血癥狀。
警惕牙齦出血的危害:
①齲洞刺激。牙頸部的齲洞不及時補,任其發展到牙齦緣下,形成棕黑色齲洞后,由于其邊緣不整齊,而且銳利,常會刺激牙齦,導致牙齦潰瘍而出血。
②最常見的是牙結石刺激因素。因為附著在牙頸部的結石,會經常不斷地刺激牙齦,引起牙齦發炎而出血。
③其次是牙周病。由于牙齒的周圍組織病變,使牙齦水腫、發炎,毛細血管擴張充血,一旦遇到咀嚼或刷牙不當等刺激,也常引起牙齦出血。
上述常見的局部病變所引起的牙齦出血,只要及時處理局部病灶,消炎后即可止血。當你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和經過消炎等治療后,牙齦出血仍舊不止者,應及早去血液病科作進一步的檢查,明確牙齦出血不止的病因,及時治療,以免誤診誤治。
建議大家平時要注意口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刷牙并經常用淡鹽水和藥物含漱劑進行漱口,以減少菌斑的形成,達到減輕和治療牙齦炎的目的,對患有全身性疾病而導致的牙齦出血,除進行局部止血治療,做好口腔衛生外,還應去內科查明出血原因,確診全身疾病,再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才能徹底治愈牙齦出血。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