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本病具有上述典型病史、癥狀與體征時,結合血尿淀粉酶測定(> 256溫氏單位或>500蘇氏單位),及影像(X線、B超及CT)檢查,診斷多無困難。
然而,當無典型臨床表現時,則不易診斷,因此,凡遇到急腹癥時,即應想到本病的可能,對其臨床征象及各種實驗室檢查結果作動態觀察,以便補充、完善診斷。必要時腹腔穿刺抽出液進行淀粉酶測定對診斷有較大幫助。有時還應注意,引起本病的原發疾病,以防被掩蓋。因而要仔細分析,防止誤診。同時在診斷中應與急性膽囊炎、膽石癥、潰瘍病穿孔、急性腸梗阻及冠心病等相鑒別,依據諸病各自的特點與本病比較即可加以區別。南京軍區總醫院普通外科李維勤
淀粉酶對胰腺炎的診斷仍不失為良好而簡便可行的手段。由于胰酶在胰管內逆流入血或滲出液重吸收入血,則在急性胰腺炎時血、尿的淀粉酶有所升高。血淀粉酶正常值,溫氏單位<256單位,蘇氏單位<500單位。急性胰腺炎(輕型)發作后6~12小時即升高,48~72小時逐漸恢復正常,尿淀粉酶約在發病后12~24小時升高,要持續3~5天。但急性重型胰腺炎升高的時間要提前。臨床上對淀粉酶值的變化要作全面的分析,再結合臨床其他癥狀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淀粉酶值正常:病已痊愈可恢復正常,此時全身情況良好,已無腹部體征。在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病情重篤,在初檢時或在治療中,淀粉酶不升高,則可說明病情進行性加重、進一步惡化。因胰腺腺泡大量的壞死、崩潰不已不能分泌淀粉酶――“枯竭”。這一現象在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中時有發生,應引起高度重視。
淀粉酶升高:有時病人出現腹痛,并出現淀粉酶升高,但臨床的癥狀、體征并非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檢測往往是非特異性的,急性胰腺炎根據其病變程度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臨床常見的一些急腹癥淀粉酶亦可升高,如膽囊炎、膽石癥、膽道梗阻、腸梗阻、潰瘍病穿孔、腸系膜血栓形成以及使用嗎啡后。膽石癥時淀粉酶升高,可能因排石時對Oddi括約肌的刺激,使之痙攣則一過性淀粉酶升高,潰瘍穿孔(特別是十二指腸球部穿孔)腸內容物含有大量的胰液,進入腹腔后淀粉酶被腹膜吸收則血淀粉酶值升高。腸梗阻后腸腔內腸液淤積淀粉酶通過受損的腸壁滲入腹腔而被吸收。因此,對淀粉酶的升高必須結合臨床進行判斷,決不可因淀粉酶升高而診斷為胰腺炎。
巨淀粉酶血癥,是一罕見的病癥,其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病人血中的淀粉酶與大分子物質形成的復合物,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將其貯存在血中。特點是血淀粉酶雖高,但尿淀粉酶正常或低。它可持續增高數月以至數年。
重型胰腺炎往往伴有腹腔大量炎性腹水,應做腹腔穿刺測定淀粉酶,穿刺抽出的腹水多為血性混濁的液體。淀粉酶含量可以很高。
Robent等利用測定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和腹水中的胰脂酶和淀粉酶的水平來早期診斷壞死性胰腺炎。如果兩種酶在腹水中的水平高于血中的水平,則ES值(Enzymatic Score)記為“2”。任一種酶在腹水中在水平高于血中水平,ES值記為“1”。如果兩種酶在腹水中的水平低于血中水平,則ES值記為“O”。其觀察結果表明,ES值是一種很好的預測指標,它與死亡率、Ranson標準以及CT表現呈顯著相關。38例ES為“O”和“1”的病人,死亡率為5%,而35例ES為“2”的病人,死亡率為29%。
淀粉酶及其同工酶:如上所述血清淀粉酶的水平并不能預測胰腺炎的預后和嚴重程度,又由于它對胰腺炎的診斷有某些非特異性,因而其使用價值受到一定的影響。
淀粉酶同工酶的使用價值是:一方面可以鑒別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疾病,如腮腺炎、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腎功能衰竭、消化道潰瘍穿孔、膽系疾病、肝硬化以及大手術后等,可以出現淀粉酶升高,而P型(胰腺型)同工酶正常。另一方面用于后期并發癥的篩選試驗。有的文獻提到,胰腺同工酶P3與假性胰腺囊腫關系密切,此時病人血中及囊腫液中的P3/P2比值升高。有人發現患者急性胰腺炎者,在出院時出現P3和持續性的胰蛋白酶升高,往往提示后期并發癥的出現。并認為,P3是急性胰腺炎并發癥的最敏感指標。
同工酶有兩種,一種來自胰腺(簡稱P),另一種來自唾液(S),它除來自唾液腺外,還來自汗腺、乳腺、支氣管、卵巢腫瘤以及前列腺等處。P型淀粉酶同工酶在切除胰腺后即完全消失。P型淀粉同工酶有P1、P2、P3。S型則有S1、S2、S3。正常人P型淀粉同工酶占40%,S型占60%。P型中P1占總數(P的)80~90%。P2占10~20%,P3占0~4%。正常人尿中的P型淀粉酶同工酶的活性高于S型。胰腺淀粉酶同工酶的分析,對于高淀粉酶血癥的病因診斷提供了根據,據統計它可以糾正20~40%高淀粉血癥的誤差。
淀粉酶-肌酐腎廓清率比值(ACCR):ACCR的正常比值為3.8~5.3%,若比值>5~6%則提示急性胰腺炎。Warshaw報道42例,比值升高者為93%,對照組44例無1例升高。因此,ACCR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具和重要價值。但其原因尚不清楚。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胰淀粉酶的分子被蛋白溶解酶部分降解后容易通過腎小球丟失;另一種可能性是,急性胰炎時釋放到血循環中的激肽(Kinins)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質,增加腎小球的通透性,并抑制淀粉酶在腎小管的重吸收。有人發現ACCR在急性胰腺炎以外的疾患亦可升高(如慢性腎衰、糖尿病酸中毒、燒傷、嚴重肝衰),因此只有在排除以上諸疾患時,才有特異性的意義。Warshaw認為ACCR之價值一方面是可以確診急性胰腺炎,另一方面亦可排除非胰腺炎的高淀粉酶血癥。ACCR的計算方法是:
(尿淀粉酶/血清淀粉酶)×(血清肌酐/尿肌酐)×100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