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抑郁癥因其發病率日益攀升而被越來越重視,同時,抑郁障礙的高復發率讓其治療過程迂回曲折或者讓你心灰意懶;抑郁障礙發病機制不明讓你感覺到治療的迷茫和不安,那么抑郁障礙到底是什么?很多患者不明白,感覺到門診就醫,大夫詢問了一些問題,然后告訴自己得了抑郁癥,需要吃藥。感覺一下子承受不了:是不是醫生太草率了?哪有這樣看病的?不需要做檢查嗎?
臨床大夫常用的疾病診斷標準《ICD-10》對抑郁癥的如此定義:
1、 核心癥狀(最主要的癥狀表現):
1) 心境低落,
2) 興趣和愉快感喪失,
3) 導致勞累感增加和活動減少的精力降低。
2、 附加癥狀(相對次要的重要癥狀):
1) 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2) 自我評價和自信降低;
3) 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即使在輕度發作中也有);
4) 認為前途暗淡悲觀;
5) 自傷或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6) 睡眠障礙;
7) 食欲下降。
輕度抑郁癥的判斷標準:包括至少核心癥狀的兩條,附加癥狀至少兩條,所有癥狀都不應達到重度,整個發作持續至少2周,輕度抑郁發作的患者通常為癥狀困擾,繼續進行日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動有一定困難。
中度抑郁癥的判斷標準:至少有核心癥狀的兩條,再加上附加癥狀的至少四條癥狀,整個發作至少持續2周。
重度抑郁癥的判斷標準:滿足所有核心癥狀,再加上至少四條附加癥狀,其中某些癥狀應達到嚴重的程度。重度抑郁發作患者常表現出明顯的痛苦或激越,如遲滯為突出特征時,上述表現可不明顯。自尊喪失、無用感、自罪感可以很突出,在極嚴重的病例,自殺是顯而易見的危險。持續不足兩周如病情兇險或起病急劇也可做出診斷。
從以上可以看出,抑郁癥的診斷是有其專業標準,不能隨意的擴大化或忽略,而在臨床上這兩種現象存在非常普遍,如很多患者進入診室的第一句話是:“大夫,我得抑郁癥了。”實際上,患者為之難過的不是疾病本身的癥狀,而是由于自我的不良暗示造成的負性情緒,且很多神經癥的患者有感覺過敏或喜好夸大以引起關注的特點,因此,容易被診斷為抑郁癥,結果,只能加重患者自身的不良暗示,從而造成癥狀的遷延不愈。而很多隱匿性抑郁癥不能被及時的發現和診斷,這種類型多以軀體不適為主要表現,抑郁情緒卻不明顯。他們多輾轉于內、外科求治,做了許多不必要的檢查,有些被誤診。由于我國大眾多對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諱莫如深,導致這種情況在國內比較常見。
抑郁癥識別的推薦案例:
抑郁癥由于其本身的獨特性質就決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疾病一樣,交給大夫,然后等待康復,尤其是一些重度抑郁癥或者伴發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患者本人自知力是不完整的,根本沒法主動的配合治療,同時,有些患者家屬因不愿意提及這些癥狀,感覺是丟人的事情,從而故意欺瞞醫師,造成對病情的低估。在我剛剛開始獨立值門診的時候我接診了一位印象很深的患者,他走進診室時,表情很焦慮,坐下后便對我滔滔不絕的講述他的那些苦惱和壓力,他是一位即將畢業研究生,感情的挫敗和就業的壓力讓他不能集中精力,反復想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他極力控制,但發現無能為力,他反復檢查的行為很嚴重,并因此影響了他和導師、周圍同學的關系,這更加劇了他的不安。家屬在傍邊一直在說他的過去,說他如何優秀,如何出類拔萃,如何要求完美,然后講述他們的家族榮耀及家族對患者的期望。家屬的陳述讓我確信了自己的判斷:強迫性性格(又稱之為完美性性格),而病人的癥狀描述也完全吻合了強迫性思維和強迫性行為的診斷標準,至于病人的焦慮情緒,我們也可很好的解釋為強迫中存在的焦慮情緒,精神科查體讓我排除了精神分裂癥的診斷,但是患者的這種狀態讓我不能完全放心,于是我問他情緒方面有沒有受影響,這時候家屬打斷了他的話,搶白說:“他吃的好,睡的香,就是太要強了。”患者本人也回避了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因此也放松了警惕。我開了一些抗強迫的藥物,并合并一點氯硝西泮緩解他的焦慮情緒,而一周后的一個電話徹底推翻了我的診斷:患者自殺了!患者服用了所有的氯硝西泮!幸運的是患者被及時送往醫院,且由于患者只服用了10片氯硝西泮,沒有生命危險,只是由于氯硝西泮對認知的損害造成患者對近期記憶的喪失。患者家屬在給我的電話中才說了實情,實際在這之前,患者曾經有割腕等自傷的情況,但是家長怕抑郁癥的診斷會影響他的學業和工作,故意隱瞞了下來。晚上8點左右,我從家里趕到醫院的急診科,對他的病史再次做了詳細詢問,發現其實他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落差感造成的抑郁!當然我們不能否定強迫癥的診斷,但在先后順序和治療的側重點上我的判斷失誤了,他們的家屬也因之后悔。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