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這類細胞亞群,可研發廣譜抗癌藥物和癌癥疫苗
張明徽團隊的項目是一項歷時15年的創新研究。他表示,這種抗癌細胞是偶然發現的,是從學生本來認為失敗的實驗中撿回來的。這種NKT所表現出來的生物學現象極為特殊,在動物實驗中展示出驚人的廣譜抗腫瘤效果。從實驗數據看,NKT的抗腫瘤潛能是常規抗腫瘤免疫細胞的數千倍。給小鼠預先啟動活化CD8NKT,結果發現可以預防多種實體腫瘤。張明徽說,腫瘤不但可以治愈,而且可以用NKT來預防,他正在研究基于NKT的癌癥廣譜疫苗。
張明徽介紹,這項研究已于2010年在國家重大新藥創制計劃支持下啟動臨床試驗,在清華大學華信醫院、北大腫瘤醫院、齊魯南山分院、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陸續研究了近9年,積累了400多個案例,涉及了肺、胃、肝、腸、膽、胰等10余種高發實體瘤。目前生存最長的一位胃癌肺轉移患者,單用NKT治療,已術后無瘤生存(無可查見腫瘤)超過8年。5年以上臨床治愈的患者中有胃癌、肺癌、腸癌、肝癌等各種類型。
張明徽認為,癌癥治療是一場戰疫,戰略比戰術重要,把手術、放療、化療傳統三板斧與免疫治療理解透配合好,是可以控制轉移實現治愈的。每種方法干預的時間很重要,手術、放療是先鋒,化療是中軍,免疫治療是殿后部隊,能否徹底掌控全局,達到治愈的目標,要靠免疫治療把病人的免疫力重新建立起來。對于早期手術的患者和癌癥高危人群,提前進行科學的免疫干預,提高NKT的數量和活力是可以達到預防效果的。從目前的生物醫藥技術看,只有免疫治療的方法可以達到預防腫瘤的目標。
張明徽說,抗癌之路雖然艱難,但“只要在道上,就不怕路遠”,癌癥攻克的那天終將在科技的進步下到來。(作者李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