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外賣食品安全,上海市最近頒布了本地第一張食品經營許可證。在網絡用餐質量參差不齊的大環境下,上海頒布的網絡訂餐經營許可證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催生了網絡訂餐這個新生事物,而網絡訂餐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有些沒有資質的小餐館通過網絡上線,接受訂單售賣食品,這就給消費者的安全帶來了不小隱患,雖然有相關部門的監管,但鞭長莫及,還存在著很多漏洞。既然網絡訂餐這個發展趨勢不可阻擋,那么勢必要采取些措施規范網絡訂餐線上與線下的安全保障。
去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不過,從央視“3·15”晚會揭露的網絡訂餐企業的“黑幕”來看,這一環節并沒有完全透明化,亟待監管部門介入。
據了解,之前從事餐飲服務,必須拿到食品生產許可證和餐飲服務許可證,從今年起,“兩證合一”成為新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新證推行的時候,將食品經營許可劃分為食品銷售經營、餐飲服務經營和學校食堂三大項。三大項之下,又分多個不同的類別,以針對不同的品類,確定與之對應的許可條件,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風險管控。新增加的“專業網絡訂餐”,明確了企業的餐飲服務經營范圍只能在互聯網領域。
申請“專業網絡訂餐”許可資質,對商家廚房硬件設施、熱鏈配送等多方面的審核,跟普通餐飲企業是有區別的。除了符合普通餐飲的條件之外,“專業網絡訂餐”許可資質對整體熱鏈配送的要求很高,包括材質、設備,會找相關部門指定的專業公司檢驗,出具報告,才會發這個許可證。同時,它對這個廚房的圖紙規劃,也會有跟一般餐飲不一樣的要求,比如要有二次更衣間、專門的盒飯分裝的獨立空間,跟蒸飯區、鍋具消毒清洗區完全分開。人員是不能交叉的。本地的市場監管局基本每個月都會檢查。
國家一直在加強網絡食品經營的政策性建設。國家食藥監總局去年發布《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通知,北京前段時間結束征詢意見之后,于3月14日發布了《北京市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暫行)》,上海也將于月底結束《上海市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征詢意見。但是不論是政策建設還是引導消費者用腳投票,網絡食品安全問題的最終解決,企業自律還是最根本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