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和患者之間發生沖突,很重要的原因是醫患之間缺少溝通和技巧,從制度上我們要減少醫患沖突的成本。現在這種情況,每個醫生每天上午看很多病人,顯然不具備足夠的時間、技巧和方法。”姚建紅指出,推進分級診療,首先要讓醫生和患者之間有和諧的時間,減少沖突時間,讓每一個老百姓在每一個就診過程當中感覺到醫療制度的偉大變遷。這也是分級診療為什么顯得重要的原因。
在談到當前分級診療的具體情況時,姚建紅認為,我國的分級診療和國外有三點不一樣。
首先沒有搞行政命令。國外很多家庭醫生,如果不轉診就不給報銷,但我國是政策引導,老百姓自愿,沒有搞行政命令。其次沒有眉毛胡子一把抓。我們首先以慢病作為切入點,先把老百姓最適合在基層看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做好。最后是充分發揮了各個地方的自主性、創造性。在國家頂層設計的統籌下,上海、廈門、江蘇,包括湖北宜昌,都建立了多種模式,共同構建分級診療的模式。姚建紅表示,整個醫療機制的變革要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要加強健康調研、健康數據,減少病人發病的幾率,從而提高醫療系統的效率。
為此,他對宜昌后續的改革工作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