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一動手指,美食送到家。隨著消費方式的轉變,網上訂餐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日前,央視 3·15 晚會曝光了網上訂餐平臺“餓了么”驚現黑心作坊,網絡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
3月25日,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和太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召集省內4家網絡訂餐平臺“餓了么”“百度外賣”“美團外賣”“口碑網”負責人和提供網上餐飲服務的省城部分大型餐飲企業進行約談。省內3家食品行業協會參與約談。
據了解,外賣食品衛生問題、引導商家偽造證件、默許無照經營等問題在O2O模式下普遍存在。曾有人在網上發帖舉報某知名外賣平臺太原區經理收受賄賂,收錄黑外賣現象。
2014年3月15日執行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從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應在網頁醒目位置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或電子營業執照。但記者看到,目前外賣平臺對于合作商家,沒有任何身份識別標志。平臺客服告知記者,網站上不顯示商家營業執照,但他們的工作人員對合作商家會有相應的審核。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網友評價高不高”是大多數消費者選擇外賣餐館的“標準”,而“好不好吃”“送餐快不快”則是決定消費者是否“二次光顧”的重要因素,至于商家是否有執照,大多人沒有留意。不少消費者在點餐時只關注菜品和價格,并沒有注意查看商鋪的營業資質,盲目相信第三方訂餐平臺的入駐審查?!凹热荒苌贤赓u平臺應該都是經過審核的正規店鋪”是大多數消費者的直觀認知。
“在第三方平臺上,沒法判斷入駐商家執照是否齊全。”太原市工商局網絡監管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店家要進駐網站(第三方交易平臺)必須通過網站的審核,網站也有責任和義務審查他們的資料,而且具備注冊條件的必須辦理工商登記。但很多交易平臺自身制度不完善,導致商家魚龍混雜?!?/p>
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餐飲監管處負責人孫蘭草說:互聯網+餐飲’這個新興的業態在為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快捷、享受、時尚等正面變化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矛盾和問題,食品安全隱患就是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曝光的網絡訂餐平臺雖然是個案,以此為鑒,網上訂餐食品安全問題這個警鐘必須敲響,食品監管部門依法履責的警戒線必須拉起。”
約談會上,網絡訂餐平臺和餐飲單位代表現場簽訂了《食品安全承諾書》,向社會公開承諾,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認真履行法律責任和義務,依法依規經營,營造安全、有序、誠信的網絡餐飲服務消費環境,杜絕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進入網絡餐飲服務領域,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行業約束和政府監管,保證食品安全。
孫蘭草表示,下一步,全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把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強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開展對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單位的監督檢查,發現違法違規問題,依照食品安全法嚴厲查處,并以公告等方式,對有關問題和涉事單位進行公開曝光,保障網絡訂餐食品安全。
食藥監局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網上訂餐時,要了解供餐單位的名稱、經營地點和食品制售資質(包括餐飲服務許可證或者食品經營許可證),以及食藥監評定的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熬W上餐飲店良莠不齊,很難察覺衛生狀況、食品質量,極易引發食品安全事故。消費者在通過網絡訂餐時,不要選擇冷菜、生食品種、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餐飲食品。消費者收到食品后,應當檢查餐盒包裝是否清潔完好,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或變質,然后食用?!蓖瑫r,留存好消費小票、發票等相關憑證,如發生消費糾紛,可撥打消費者保護維權電話12315;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撥打食藥監投訴舉報電話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