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計委官方網站公布《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規定》,自5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我國將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介紹、組織孕婦實施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違者最高罰款3萬元。
男女性別比失衡達113.51
國家衛計委在解讀信息中表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已持續30多年處于偏高狀態。雖然經過多年努力,但2015年仍高達113.51。
如何保衛“偷偷消失”的女孩?中國人口性別比出現異常偏高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兩非”。
目前,世界上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生人口性別比高于107正常值上限,我國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失衡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波及人口最多的國家。
據人口領域專家分析,性別比例一旦失衡,最直接的影響是出現“婚姻梯度擠壓”現象,同齡適婚女性短缺,一些大城市男性向邊遠地區擇偶,擠壓到一定程度,欠發達地區男性擇偶更加困難,將誘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組織介紹孕婦性別鑒定將受罰
國家衛計委于2014年聯合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啟動《規定》修訂工作。《規定》要求,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介紹、組織孕婦實施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
經批準實施人工終止妊娠手術的機構未建立真實完整的終止妊娠藥品購進記錄,或者未按照規定為終止妊娠藥品使用者建立完整用藥檔案的,拒不改正,給予警告,并可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介紹、組織孕婦實施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規定》還要求,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工作應當納入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國家衛計委表示,符合法定生育條件,除下列情形外,不得實施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胎兒患嚴重遺傳性疾病的;胎兒有嚴重缺陷的;因患嚴重疾病,繼續妊娠可能危及孕婦生命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孕婦健康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或醫學上認為確有必要終止妊娠的其他情形。
該《規定》同時明確醫學診斷程序: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批準設立的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