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在福建、江蘇、安徽和青海等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形成了一些符合實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以藥價虛高為例,群眾看病常常遇到“神藥”,費用翻倍,令人叫苦不迭。福建三明市公立醫院實行藥品流通的“兩票制”,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醫院只‘點菜’,不‘買單’”,逐漸擠走水分,“小病耗著,大病拖垮”的現象漸少。積極借鑒這些來之不易的經驗,結合本地實際加以吸收,有助于各地突破醫改難關。
藥價平民化、支付便利化、就醫近距化、保障穩定化、信息互聯化等,都是衡量改革效果的指標。上海實行“1+1+1”簽約服務,根據差異化的健康服務需求,搭建起“1位家庭醫生+1家區醫院+1家市醫院”的分級診療體系。
據第三方測評,認為找家庭醫生就診方便的居民達92.1%,對服務態度與服務效果的滿意度分別達到95.5%和89.1%?!兑庖姟房偨Y這些經驗,提出“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療聯合體為重要抓手,加快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為改善就醫難、就醫貴的現狀指明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