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當時做了檢查,伍學焱發現她雖然只有6歲半,但骨齡已經達到十三四歲孩子的水平。他告訴女孩的父母,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防止月經初潮過早來臨,最終身高受損,過兩三個月一定要來醫院復查。女孩的父母當面答應了,但他們實際上不以為然。回到家后,反而覺得自家孩子的個兒與同齡的女孩相比,不僅不矮,甚至還高出了一大截,再加上夫妻倆都在外地做生意,特別忙,也就沒把伍學焱的叮囑當回事。
一年后,女孩的父母回到家,發現7歲多的孩子月經已經來了好幾個月,他們還是沒有在意。再過了三年,他們發現女兒的身高比同齡的孩子要矮,這時母親帶著女兒再次到醫院,但是一檢查骨齡,才發現孩子的骨骺已經完全閉合,終身高止步于1.38米,已經沒有再增長的可能。女孩的母親非常懊惱,含著淚自言自語:“錢是有了,身高沒了。”
對孩子的身高,有家長不以為然,也有家長過度關注。伍學焱的門診中,經常會出現一個豪華親友團陪著一個小孩子來看“病”的場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悉數到場,有時候還會來個表親。”
關注身高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過度關注,也不合適,特別是孩子出現一點異常,家長就擔心孩子出現性早熟,影響長個兒。“如果說性發育啟動就像是一個人從睡夢中真正清醒過來的話,有些家長所認為的‘性早熟’,其實就相當于孩子在熟睡中翻了個身,說了句不著邊際的夢話,然后孩子又繼續安靜地酣睡了。如此這般,就有點風聲鶴唳的味兒了。”
青春期是身高的“最后一跳”
一個人到底能長多高,
取決于兩個階段的情況。
一是青春期之前
此時的身高大約占終身高的70%至80%
二是在青春期
此時的身高增長占終身高的20%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