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 在急性膽源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實施時間一直備受爭議,許多研究專門就此問題展開討論,如早期行 ERCP 伴與不伴 EST 的效果比較、單純保守治療與保守治療聯合 ERCP 的效果比較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周中銀
目前已有 6 篇 meta 分析和系統評價對這些臨床研究進行歸納總結,這些文章由于評價方法和制定的標準不同,其納入的文章也不同。不過,共同結論是,在伴有膽管炎或膽道梗阻的情況下,早期(入院后 24~72 小時內)行 ERCP 能減少死亡率或局部及全身并發癥;反之亦然。
臨床應用
無論病情輕重,膽源性胰腺炎患者均應嚴格控制 ERCP 適應證:
1、24~48 小時內急性發病的患者,同時伴膽管炎的癥狀或體征(如發熱、黃疸、敗血癥等)或伴持續膽道梗阻(結合膽紅素>5mg/dL[86μmol/L]);
2、患者病情惡化(疼痛加重、白細胞下降、生命征改變)或伴肝病酶學改變;
3、影像學檢查(腹部超聲、CT)提示存在膽總管結石。
絕對禁忌證:
1、生命體征不穩定導致不能使用鎮靜劑或進行全麻;
2、患者不同意進行 ERCP;
3、內鏡操作者經驗不足。
相對禁忌證:
1、胃十二指腸病變或手術引起解剖學改變,使內鏡無法到達十二指腸大乳頭;
2、存在嚴重凝血功能障礙。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