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貝爾面癱:診斷主要是排除診斷,目前的診斷標準為:
(1)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或不完全癱瘓;
(2)突發性;
(3)排除中樞神經系統、后顱窩、耳、腮腺等疾病。
2、 Ramsay Hunt綜合征: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病變,表現為突發性周圍性面癱;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皰疹;可能有聽力下降、聽覺過敏、耳鳴、眩暈等。其他全身表現有發熱、口唇皰疹、淋巴結腫大、Horner綜合征、頸部皮膚感覺遲鈍等。其中“面癱、耳痛、皰疹”被視為Ramsay Hunt綜合征的三聯征。與貝爾面癱比較,Ramsay Hunt綜合征面癱嚴重、預后較差。值得注意的是,當Ramsay Hunt綜合征皰疹出現較面癱晚時容易與貝爾面癱混淆。
3、 急慢性中耳乳突炎:其中2~5%的患者可出現面癱,是由于炎癥對神經的侵犯以及膽脂瘤或肉芽對神經的壓迫所致,這類面癱起病急緩不一。根據病史、體檢、聽力學與影像學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4、 外傷性面癱(包括手術所致):根據損傷程度和部位可能表現為即刻或延遲、完全或非完全性面神經麻痹,通過病史及影像學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5、 橋小腦角、顳骨、側顱底、腮腺的良惡性腫瘤可以造成面神經麻痹,面癱表現為以下特征要高度懷疑腫瘤:
(1)超過3周的進展性面神經麻痹;
(2)6月內面神經功能沒有恢復跡象;
(3)出現面肌痙攣;
(4)長時間的耳、面疼痛;
(5)伴隨其他顱神經功能障礙;
(6)同側的復發性面癱;
(7)個別面神經分支功能正常。面神經腫瘤主要為神經鞘膜瘤和神經纖維瘤,二者比例為10:1,75%的患者出現面癱,大多表現為進行性面神經麻痹,少數為突發性,此外可能伴有耳聾、耳鳴、眩暈、面肌痙攣等。聽神經瘤除造成耳聾、耳鳴、眩暈外,少數患者也會出現面神經麻痹。良性腮腺腫瘤很少發生面癱,惡性腮腺腫瘤可引起面癱,面癱多為緩慢進展。先天性膽脂瘤、頸靜脈球體瘤也會造成面癱。以上腫瘤所致面神經麻痹通過影像學檢查可明確診斷。
6、 Lyme病:是蜱媒傳播的多系統受累的傳染性疾病,病原體為伯氏包柔螺旋體(Borrelia Bargdorferi),主要表現為游走性皮膚紅斑、心臟傳導阻滯、關節腫脹、腦膜炎等,10%的患者出現面神經麻痹,其中1/4為雙側麻痹。通過接觸史、血清病原體檢測以及抗伯氏包柔螺旋體抗體檢測可以明確診斷。
7、 Melkersson-Rosenthal綜合征:多為散發病例,也有家族性報道。主要表現為口唇腫脹、舌皺褶和面神經麻痹,表現為突發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可為單側或雙側,常反復發作。
8、 格林巴利綜合癥:可出現周圍性面癱,多為雙側性,對稱性肢體癱瘓和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現象是其特征性表現。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